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下面的文言语段《牛头马肉》,完成下列各题。灵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国人尽服之。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裂衣断带,相望而不止。晏子见,公问
题目详情
下面的文言语段《牛头马肉》,完成下列各题。
灵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国人尽服之。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裂衣断带,相望而不止。晏子见,公问曰:“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裂断其衣带,相望而不止者,何也?”晏子对曰:“君使服之于内①,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公何以不使内勿服,则外莫敢为也。”公曰:“善。 ”使内勿服,不逾月而国莫之服。
【注释】①内:内宫。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___
例句:国人尽服之
A.晏婴,齐之习辞者也《晏子使楚》
B.驴不胜怒,蹄之 《黔之驴》
C.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D.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爱莲说》
(3)请根据要求,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①公使吏禁之(标在主谓之间)
②裂断其衣带(标在动宾之间)
(4)翻译下列句子。
①公何以不使内勿服,则外莫敢为也。
译文:___
②圣人非所以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译文:___
(5)在这则故事中,晏子借牛头马肉的比方告诉灵公什么道理?
灵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国人尽服之。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裂衣断带,相望而不止。晏子见,公问曰:“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裂断其衣带,相望而不止者,何也?”晏子对曰:“君使服之于内①,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公何以不使内勿服,则外莫敢为也。”公曰:“善。 ”使内勿服,不逾月而国莫之服。
【注释】①内:内宫。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国人尽服之 | ___ |
②裂其衣 | ___ |
③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 | ___ |
④不逾月而国莫之服 | ___ |
例句:国人尽服之
A.晏婴,齐之习辞者也《晏子使楚》
B.驴不胜怒,蹄之 《黔之驴》
C.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D.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爱莲说》
(3)请根据要求,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①公使吏禁之(标在主谓之间)
②裂断其衣带(标在动宾之间)
(4)翻译下列句子。
①公何以不使内勿服,则外莫敢为也。
译文:___
②圣人非所以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译文:___
(5)在这则故事中,晏子借牛头马肉的比方告诉灵公什么道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①全国就没有女人穿扮男人服饰了.服:穿;
②撕破她们的衣服.裂:撕毁;
③就如同在门口挂牛头却卖马肉.犹:像,好像;
④没过一个月,全国就没有女人穿扮男人服饰了.逾:超过.
(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答题需要结合句子的意思,解释出相关字词的含义,然后总结归纳得出答案.
例句:全国就没有女人穿扮男人服饰了.之:代词,指男人服饰.
A:齐国善于辞令的人.之:助词,的;
B:驴禁不住发怒,用蹄子踢老虎.之:代词,指老虎,与例句相同;
C: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之:结构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
D:对于牡丹牡丹的爱,那当然是有很多的人了.之:助词,的.
故选:B
(3)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
①标在主谓之间,“公”与“使吏禁之”主谓关系.故句子划为:公/使吏禁之
②“裂断”与“其衣带”动宾关系,其间停顿,故句子划为:裂断/其衣带
(4)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①此句中重点的词有:何以:为什么;为:做.句意为:您为什么不首先禁止内宫女扮男装呢?那样,外面的人就不敢犯了.
②此句中重点的词有:熙:同“嬉”,开玩笑.病:辱.句子翻译为:圣人是不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5)本题考查概括文章主旨的能力,根据文中信息“灵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国人尽服之”“使内勿服,不逾月而国莫之服”,可以知道:欲行禁令,必先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即:上行则下效或以身作则,才能取信于人.
答案:
(1)穿;撕毁;像,好像;超过
(2)B
(3)①公/使吏禁之(标在主谓之间)
②裂断/其衣带(标在动宾之间)
(4)①您为什么不首先禁止内宫女扮男装呢?那样,外面的人就不敢犯了.
②圣人是不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5)上行则下效或以身作则,才能取信于人.
①全国就没有女人穿扮男人服饰了.服:穿;
②撕破她们的衣服.裂:撕毁;
③就如同在门口挂牛头却卖马肉.犹:像,好像;
④没过一个月,全国就没有女人穿扮男人服饰了.逾:超过.
(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答题需要结合句子的意思,解释出相关字词的含义,然后总结归纳得出答案.
例句:全国就没有女人穿扮男人服饰了.之:代词,指男人服饰.
A:齐国善于辞令的人.之:助词,的;
B:驴禁不住发怒,用蹄子踢老虎.之:代词,指老虎,与例句相同;
C: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之:结构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
D:对于牡丹牡丹的爱,那当然是有很多的人了.之:助词,的.
故选:B
(3)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
①标在主谓之间,“公”与“使吏禁之”主谓关系.故句子划为:公/使吏禁之
②“裂断”与“其衣带”动宾关系,其间停顿,故句子划为:裂断/其衣带
(4)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①此句中重点的词有:何以:为什么;为:做.句意为:您为什么不首先禁止内宫女扮男装呢?那样,外面的人就不敢犯了.
②此句中重点的词有:熙:同“嬉”,开玩笑.病:辱.句子翻译为:圣人是不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5)本题考查概括文章主旨的能力,根据文中信息“灵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国人尽服之”“使内勿服,不逾月而国莫之服”,可以知道:欲行禁令,必先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即:上行则下效或以身作则,才能取信于人.
答案:
(1)穿;撕毁;像,好像;超过
(2)B
(3)①公/使吏禁之(标在主谓之间)
②裂断/其衣带(标在动宾之间)
(4)①您为什么不首先禁止内宫女扮男装呢?那样,外面的人就不敢犯了.
②圣人是不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5)上行则下效或以身作则,才能取信于人.
看了 下面的文言语段《牛头马肉》,...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英语翻译摘要唐代是中国服饰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继承了魏晋时期的打破礼教束缚、崇尚新奇的 2020-05-17 …
和氏之璧,不饰以五彩,隋候之珠,不饰以银黄.其质至美,物不足以饰之.夫物之待饰而后行者,其质不美也 2020-05-23 …
汤文正之清廉全文翻译从汤文正公抚吴莅任时,夫人、公子皆布衣到使士大夫人人如汤之洁己奉公,又何致天下 2020-06-12 …
(二)课外文言文越王使其大夫子余造舟,舟成,有贾人求掌工,子余弗用。贾人去之吴,因王孙率以见吴王, 2020-06-24 …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雪梅宋卢梅坡)下列选项与材料所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A.夫君 2020-06-30 …
银饰,作为服饰文化的一部分,深受广大畲族人民的喜爱。其造型神秘、工艺繁复,蕴含着畲族古老的历史信息 2020-07-04 …
英语翻译丰富的中华民族传统服饰文化是由56个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相结合二成,这些中华民族特有的服饰具有品 2020-11-07 …
下列对文艺复兴时期服饰文化分析有误的是毛里披风紧身裤袜绣花衬衫豹皮里黑丝外衣,带切口装饰的上衣及短裤 2020-11-11 …
下列对文艺复兴时期服饰文化分析有误的是毛里披风紧身裤袜绣花衬衫豹皮里黑丝外衣,带切口装饰的上衣及短裤 2020-11-11 …
福建省惠安女服饰以其福建省惠安女服饰以其“花头巾、短上衣、银腰带、大筒裤”的特色,在中华民族的服饰文 2020-12-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