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其他-->
杂诗左思采用什么表现手法?
题目详情
杂诗左思采用什么表现手法?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杂诗一般是指不定题目的随时感发。左思这首《杂诗》借秋咏怀,抒发了自己贫士失职的暮年凄凉。诗中秋的萧瑟唤起了诗人对生命流逝的伤感,秋的物象凋零与诗人生命的凋零相对应互溶。诗人满腹经论且有远大抱负,但在西晋的门阀社会中他一直屈沉下僚,后来又在八王之乱中,不得不退居家中。诗人一生不得志,倍感光阴虚掷老而无成的失落,所以发出了“状齿不恒居,岁暮常慷慨”的悲伤的感发。
“秋风何冽冽”秋气萧瑟,万物凋零,凛厉的寒风横扫落叶,一派杀气。宋玉在《九辩》中感叹“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以抒发“失职而志不平”的忧患。左思与宋玉有同感,他们都是出身寒门一生不得志的贫士,他们都有怀才不遇蹉跎岁月的人生经历。“白露为朝霜”是《诗经》“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的化用,左思曾有远大的功名抱负,他“在水一方”的理想追寻,使他疲惫而失落,眼看着人到暮年,黑发成霜,功名离他越来越远。白发苍苍的诗人独立在凛厉的秋风中,眼前一地寒霜,这意象是多么的悲凉凄怆啊!“柔条旦夕劲,绿叶日夜黄”柔软的树枝在风吹霜打中一天天变得僵硬了,树叶一天天枯黄飘零了。这里“树”的意象直接映射的是年纪已经老了的诗人,肢体不再柔软灵动了,面色一天天衰老憔悴了。因为人老志不达的失落,使诗人心焦如焚,夜不能眠。
“明月出云崖,皦皦流素光。披轩临前庭,嗷嗷晨雁翔”,明月从云边出来,白光如水一样凄清,照的诗人无法入睡,只好推门走到院子里,望月徘徊兴叹,一直到了早晨,本来就倍加惆怅的心情,又加上大雁南飞的哀鸣声,可谓悲哀凄凉至极了。为什么诗人整夜难眠,为什么诗人的心情如此的伤感呢?因为:
“高志局四海,块然守空堂。”诗人志比天高,放之四海都觉得不足为用,然而他一生才高位卑始终不得志。可叹人生苦短,青春易逝。“状齿不恒居,岁暮常慨慷。”精力充沛的少壮年岁不会永远在,眼看着年纪老了功业未成,心愿难了。草木凋零,来年还可以再发,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一切的努力只能在一生中完成,这种壮志未酬就走向暮年的失落悲凉,怎不叫人焦虑忧伤呢?
有意无象不容易写出好诗来,同样有象无意也不容易写出好诗来,本诗意象贴切情景交融,形象的展现了所有暮年失志者感叹的凄凉。
“秋风何冽冽”秋气萧瑟,万物凋零,凛厉的寒风横扫落叶,一派杀气。宋玉在《九辩》中感叹“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以抒发“失职而志不平”的忧患。左思与宋玉有同感,他们都是出身寒门一生不得志的贫士,他们都有怀才不遇蹉跎岁月的人生经历。“白露为朝霜”是《诗经》“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的化用,左思曾有远大的功名抱负,他“在水一方”的理想追寻,使他疲惫而失落,眼看着人到暮年,黑发成霜,功名离他越来越远。白发苍苍的诗人独立在凛厉的秋风中,眼前一地寒霜,这意象是多么的悲凉凄怆啊!“柔条旦夕劲,绿叶日夜黄”柔软的树枝在风吹霜打中一天天变得僵硬了,树叶一天天枯黄飘零了。这里“树”的意象直接映射的是年纪已经老了的诗人,肢体不再柔软灵动了,面色一天天衰老憔悴了。因为人老志不达的失落,使诗人心焦如焚,夜不能眠。
“明月出云崖,皦皦流素光。披轩临前庭,嗷嗷晨雁翔”,明月从云边出来,白光如水一样凄清,照的诗人无法入睡,只好推门走到院子里,望月徘徊兴叹,一直到了早晨,本来就倍加惆怅的心情,又加上大雁南飞的哀鸣声,可谓悲哀凄凉至极了。为什么诗人整夜难眠,为什么诗人的心情如此的伤感呢?因为:
“高志局四海,块然守空堂。”诗人志比天高,放之四海都觉得不足为用,然而他一生才高位卑始终不得志。可叹人生苦短,青春易逝。“状齿不恒居,岁暮常慨慷。”精力充沛的少壮年岁不会永远在,眼看着年纪老了功业未成,心愿难了。草木凋零,来年还可以再发,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一切的努力只能在一生中完成,这种壮志未酬就走向暮年的失落悲凉,怎不叫人焦虑忧伤呢?
有意无象不容易写出好诗来,同样有象无意也不容易写出好诗来,本诗意象贴切情景交融,形象的展现了所有暮年失志者感叹的凄凉。
看了 杂诗左思采用什么表现手法?...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指出,“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 2020-06-17 …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指出,“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 2020-06-17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找出能概括“马克思的发现”的两个关键性词语。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 2020-06-21 …
.恩格斯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指出:“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 2020-06-21 …
杂诗左思采用什么表现手法? 2020-06-29 …
《除夜》中第三句运用了一种特殊的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除夜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 2020-07-01 …
寒食寄京师诸弟在构思和立意以及表现手法上与《夜雨寄北》一诗有何不同?要求字数在100字以寒食寄京师 2020-07-10 …
《一只土碗》赏析从思想内容,语言特色,表现手法,结构特色,细节描写等方面欣赏读有所味,读有所感,读 2020-07-22 …
新诗的鉴赏从那几方面入手?诗歌的主题和内容是同一个意思吗?诗歌艺术特征和表现手法两个是一个意思吗? 2020-07-25 …
杂题(司空图)和春晓(孟浩然)的比较阅读1.两首诗在内容方面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两首诗都运用了那种 2021-01-20 …
相关搜索:杂诗左思采用什么表现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