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
题目详情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
【乙】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爱莲说》(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2)翻译下列句子。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有人说甲文中,有两句话“虚实相生,对应成趣”,试着找出来,并作简要分析。
(4)乙文运用了衬托的手法来写莲,请以画线句子为例(结合三种花的象征义)作简要分析。
(5)简述甲、乙两文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或情操?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陋室铭》
【乙】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爱莲说》(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谈笑有鸿儒 | 鸿: | ___ |
②无案牍之劳形 | 劳: | ___ |
③可爱者甚蕃 | 蕃: | ___ |
④不蔓不枝 | 枝: | ___ |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有人说甲文中,有两句话“虚实相生,对应成趣”,试着找出来,并作简要分析。
(4)乙文运用了衬托的手法来写莲,请以画线句子为例(结合三种花的象征义)作简要分析。
(5)简述甲、乙两文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或情操?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实、虚词)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本题要词语在句子里的意思,词义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
①句意为:说说笑笑的都是博学的人,鸿:大.
②句意为: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劳:使…劳累.
③句意为:可以喜爱的有很多,蕃:多.
④句意为:不生枝蔓,不长枝节,枝:长枝节
(2)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做该题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义为辅.
①句中重点词语有:“斯”:这;“惟”,只;“德馨”,品德高尚.句意为: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
②句中重点词语有:“可”:可以;“而”,却;“亵玩”,亵渎,玩弄.句意为:可以在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它玩弄啊!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理解相关的语句,分析其含义.
①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②前两句正面写实,后两句反面虚写,其中“素琴”对应“丝竹”,“金经”对应“案牍”,正所谓“虚实相生,对应成趣”.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衬托的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理解相关的语句,分析其含义.
菊是隐士的象征,牡丹是富贵的象征,莲是君子的象征.作者以菊花正衬,突出了莲的脱俗高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用牡丹反衬强调了莲的洁身自好,不贪图富贵享受.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理解相关的语句,分析其含义.
①《陋室铭》:表现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②《爱莲说》:表现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③相同的写法:托物言志
答案:
(1)①鸿:大 ②劳:使…劳累 ③蕃:多 ④枝:长枝节
(2)①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②可以在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它玩弄啊!
(3)①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②前两句正面写实,后两句反面虚写,其中“素琴”对应“丝竹”,“金经”对应“案牍”,正所谓“虚实相生,对应成趣”.
(4)菊是隐士的象征,牡丹是富贵的象征,莲是君子的象征.作者以菊花正衬,突出了莲的脱俗高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用牡丹反衬强调了莲的洁身自好,不贪图富贵享受.
(5)①《陋室铭》:表现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②《爱莲说》:表现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③相同的写法:托物言志
①句意为:说说笑笑的都是博学的人,鸿:大.
②句意为: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劳:使…劳累.
③句意为:可以喜爱的有很多,蕃:多.
④句意为:不生枝蔓,不长枝节,枝:长枝节
(2)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做该题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义为辅.
①句中重点词语有:“斯”:这;“惟”,只;“德馨”,品德高尚.句意为: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
②句中重点词语有:“可”:可以;“而”,却;“亵玩”,亵渎,玩弄.句意为:可以在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它玩弄啊!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理解相关的语句,分析其含义.
①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②前两句正面写实,后两句反面虚写,其中“素琴”对应“丝竹”,“金经”对应“案牍”,正所谓“虚实相生,对应成趣”.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衬托的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理解相关的语句,分析其含义.
菊是隐士的象征,牡丹是富贵的象征,莲是君子的象征.作者以菊花正衬,突出了莲的脱俗高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用牡丹反衬强调了莲的洁身自好,不贪图富贵享受.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理解相关的语句,分析其含义.
①《陋室铭》:表现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②《爱莲说》:表现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③相同的写法:托物言志
答案:
(1)①鸿:大 ②劳:使…劳累 ③蕃:多 ④枝:长枝节
(2)①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②可以在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它玩弄啊!
(3)①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②前两句正面写实,后两句反面虚写,其中“素琴”对应“丝竹”,“金经”对应“案牍”,正所谓“虚实相生,对应成趣”.
(4)菊是隐士的象征,牡丹是富贵的象征,莲是君子的象征.作者以菊花正衬,突出了莲的脱俗高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用牡丹反衬强调了莲的洁身自好,不贪图富贵享受.
(5)①《陋室铭》:表现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②《爱莲说》:表现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③相同的写法:托物言志
看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和冰雪消融.风和日历.湖光山色等词语形容一样的还有什么和冰雪消融.风和日历.湖光山色.草长莺飞.桃红 2020-03-31 …
形容西柏坡的成语...类似湖光山色、青山翠柏是描写西柏坡的....不是单纯的写景 2020-05-20 …
青,色之等级演变①青山、青竹、青草、青苔,作为自然界最广泛、最表现生命传承的颜色,青色点缀于中国传 2020-06-22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当黎明穿上了白衣艾青紫蓝的林子与林子之间由青灰的山坡到青灰的山坡,绿 2020-06-28 …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当黎明穿上了白衣艾青紫蓝的林子与林子之间由青灰的山坡到青灰的山坡, 2020-06-28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当黎明穿上了白衣艾青紫蓝的林子与林子之间由青灰的山坡到青灰的山坡,绿的草 2020-07-02 …
下面诗句描写的地方(景物)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2020-07-06 …
英语翻译乾坤一夕雨,草木万方春.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润入土膏春脉脉,暝含山色昼沉沉.青 2020-07-06 …
“万古长青”表示绿的怎样?“千山一碧”表示绿的怎样?“青翠欲滴”表示绿的怎样?“绿草如茵”表示绿的怎 2020-11-07 …
给下列加粗字选择正确解释。青:①蓝色或绿色;②黑色;③青草或没有成熟的庄稼;④青年。1.青山绿水在阳 2020-1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