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杜甫诗《洛阳》的创作背景和大意,重点解释“故老仍流涕,龙髯幸再攀”一句的意思.全文:洛阳昔陷没,胡马犯潼关.天子初愁思,都人惨别颜.清笳去宫阙,翠盖出关山.故老仍流涕,龙髯幸再攀.

题目详情
杜甫诗《洛阳》的创作背景和大意,重点解释“故老仍流涕,龙髯幸再攀”一句的意思.
全文:
洛阳昔陷没,胡马犯潼关.天子初愁思,都人惨别颜.
清笳去宫阙,翠盖出关山.故老仍流涕,龙髯幸再攀.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根据诗句的内容,我的理
本篇作于安史之乱,明皇幸蜀之后重返长安.
你要知道,杜甫的思想非常正统.诗作忧国忧民,而且对君王有一种期待.
杜甫不愧是诗圣,笔下功力深厚,用典都能用到你很难发现的地步.
故老仍流涕,用西晋灭亡,晋怀帝落到刘渊手里备受屈辱的故事,暗指安史之乱后唐明皇的窘境.出自《晋书·怀帝纪》,刘聪出猎,令帝行车骑将军,戎服执戟为导,百姓聚而观之,故老或歔欷流涕,聪闻而恶之.
龙髯幸再攀,有一种小民对皇帝的崇拜的 感觉.
黄帝乘龙上天的传说,出自《前汉·郊祀志》:
黄帝采首山铜,铸鼎於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七十余人从上,龙乃去.余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髯.龙髯拔堕,堕黄帝之弓,百姓乃抱其弓与龙髯号.后世因名其处曰鼎湖,弓曰乌号.
找到网上的一些介绍.
此叹西狩之事也.上四,叙幸蜀之由.下四,记还京之事.别颜流涕,上下相应,禄山于天宝十四年十二月,陷东京,所谓洛阳没也.次年六月七日,灵宝败绩,贼入潼关,所谓犯潼关也.是夕,平安火不至,明皇惧而谋幸蜀,所谓初愁思也.十三日,帝出延秋门,至咸阳驿,而从宫骇散,所谓惨别颜也.至德二年九月,郭子仪收复西京,贼众夜遁,所谓去宫阙也.十月,肃宗入长安,上皇发蜀郡,所谓出关山也.十二月,上皇至自蜀,百姓舞抃路侧曰:“不图今日,复见二圣.”所谓故老流涕,龙髯再扳也.此叙出狩还宫之事,首尾详明,真可谓诗史矣.《杜臆》:初愁思,盖向不知愁者.流涕攀髯,则开元美政,去国仁言,真足以系人心者.考唐史,帝之出奔,经过左藏,杨国忠请焚之,上曰:“贼来无得,必更敛百姓,不如与之,无重困赤子.”上既过便桥,国忠使人焚桥,上曰:“人各避贼求生,奈何绝其路?”留高力士扑灭之.皆去国之仁言也.
看了 杜甫诗《洛阳》的创作背景和大...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再别康桥诗人为什么说那榆阴下的一潭是天上虹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再别康桥徐志摩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  2020-06-23 …

两个绳子分别绑在两个人的手腕上怎么分开一根绳子两端分别绑住手腕再用一根绳子穿过已经绑住的绳子两端再  2020-06-25 …

某同学在阅读徐志摩《再别康桥》时,口占一上联:康河桥边多情游子作别西天云彩。请你以毛泽东《沁园春•  2020-07-08 …

二年级数学题一只小猴子,从山上采来一堆桃子.第一天,它先吃去其中的一半,还有些嘴馋,又吃了一个.第  2020-07-12 …

对《再别康桥》中的意象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在第一节中把学子作别母校时的万千离愁,幻化成了“西天  2020-11-04 …

对《再别康桥》中的意象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在第一节中把学子作别母校时的万千离愁,幻化成了“  2020-11-04 …

对《再别康桥》中的意象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在第一节中把学子作别母校时的万千离愁,幻化成了“  2020-11-14 …

秋天到了,秋高气爽.你注意观察天上的白云了吗?他们是什么样的?请把白云的样子形象地描绘出来.再用上“  2020-11-26 …

英语翻译终于到了星期天忙碌了一周我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想想今天应该做些什么先看看有什么电视节目动物世界  2020-11-27 …

对《再别康桥》中的意象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在第一节中把学子作别母校时的万千离愁,幻化成了“西天  2020-1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