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咏云李邕彩云惊岁晚,缭绕孤山头。散作五般色,凝为一段愁。影虽沉涧底,形在天际游。
1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咏云
李邕
彩云惊岁晚,缭绕孤山头。散作五般色,凝为一段愁。
影虽沉涧底,形在天际游。风动必飞去,不应长此留。
【注】唐代著名书法家、诗人,善辞章。为人耿介磊落,不畏权贵,屡遭贬谪。
(1)请简要赏析首联中的“惊”“孤”二字。(4分)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1)惊,用拟人手法,借彩云惊觉美好将逝的心理,传神流露暮年来临的不甘与无奈;孤,移情于景,山之孤,正是诗人流寓江湖不被赏识的孤独心情的形象表达。(4分。每点2分)
(2)诗人以云自况、自勉,表达了:①失意的愁苦——散作五般色,凝为一段愁;②不屈的品 格——影虽沉涧底,形在天际游;③自信的态度——风动必飞去,不应长此留。(6分。每点2分)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先明确手法,结合诗句,分析情感。“惊”拟人手法,“岁晚”喻暮年,岁晚彩云将逝去,暮年人生美好不再;山“孤”,其实是人“孤”,山本无情,人赋予其情,移情于景,情由景生。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试题解析:这道题目考查情感,而情感的表达方式主要有两种,其一是直接表达,出现情感词,其二是借助意象来表达,找出诗人笔下的意象即可体会情感。首联、颔联,岁晚的失意与无奈愁绪;颈链,涧底和天际的对比,流露出不屈服的性格;尾联,“必”“应”表达出了自信。再结合诗题和注释加以印证,整理出答案。
考点: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请问怎样标自然段?我读一篇文章,上面写着然而他说:“算了吧,这件事你不用办了.”这个人说的话另起一段 2020-03-30 …
济南的冬天第5自然段阅读1.文中写“水也不忍得冻上”,水为什么“不忍得冻上”?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2020-05-13 …
认真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读到第二自然段时你的脑海里出现了:;读到第三自然段时你的脑海里又出现了: 2020-05-16 …
《出师表》第三自然段阅读题 2020-06-10 …
什么叫“对仗”?用文中的话来解释这个是桐北中心小学四年级上册的第24课的第二自然段阅读题(♧◑ω◑ 2020-06-16 …
藏戏的第17自然段中读出了什么? 2020-07-25 …
土地的誓言二自然段阅读题:1.土地的誓言指谁发出的誓言?2.概括二自然段的内容3.作者回忆故乡美好 2020-11-04 …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第5自然段阅读短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最有趣的是一位奥地利医 2020-11-27 …
城南旧事读后感最好水平稍微差一点,400到500之间,不要太长,急需!第一自然段:读完后大概的感受第 2020-12-13 …
读下面三个自然段,猜读下面三个自然段,猜一猜鸟儿的想法,做一做习题.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2020-1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