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第三自然段阅读题
文言文专题复习之《出师表》巩固训练
一、分段阅读
阅读1—5自然段,完成下列各题.
1.用简练的语言概括选段主要内容: .
2.第1段作者分析形势时,先说不利的客观条件 ;后说有利的主观条件: .这种有利的主观条件是因“ ”形成的.
3.诸葛亮是如何分析当前天下形势的?其目的是什么? .
4.诸葛亮向刘禅提出哪些建议,主要陈说的是哪一条,为什么? .
5.就君主治国的角度来说,诸葛亮就哪三方面向后主提的建议? .
6.第2段中,作者认为该“刑”的是“ ” 的人,该受赏的是“ ”的人.
7.文章3、4自然段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
8.作者主要依据什么来向后主举荐贤臣,推荐文臣、武将?
.
9.诸葛亮是如何使刘禅认识到“亲贤远佞”的重要性的?
.
10.请为第5段写一段评注性文字.
.
11.第5段中与“贤臣”意义相近的词语是 12.文中的“先汉”指的是 ,后汉指的是 .
13. “内外异法”“内外”各指什么? .14.请从文中列出几组反义词. .
阅读6—7自然段,完成下列各题
1.用简练的语言概括选段主要内容: .
2.用原文回答问题:
①表明作者出身的句子(词语)? .②当时作者的志趣是什么? .
③“由是感激”的原因? ④文中的“卑鄙”具体指什么? .
⑤哪句话概括了与先帝患难与共的历史? .
⑥作者夙夜忧叹的原因? .⑦“五月渡泸,深入不毛”的原因? .
⑧表明伐魏时机成熟的句子? .
⑨“出师“的战略目标是(诸葛亮认为自己“报先帝忠陛下”的职分是): .
3.选段中追忆的往事让你联想到《三国演义》哪些故事?(至少写三个) .
4.作者回顾往事的目的是什么? .5.作者为什么要自述本志? .
6.第6段作者如何以陈情的方式为下文做铺垫的? .
7.从“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一句中可以看出刘备具有怎样的品质. .
8.请写出刘备给后主的遗诏,并谈谈自己的体会. .
阅读8—9自然段,完成下列各题.
1.“深追先帝遗诏”与前文 相照应.
2.篇末的“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固然集中地体现了诸葛亮对刘氏父子的无限忠诚,但这“涕零”中还包含着诸葛亮哪些未言亦不可言的话? .
二、综观全文
1. 本文是为出征北伐而向刘禅上的奏章,为何只在七、八段各有一句涉及北伐,而大多是在提建议,这是不是“文不对题”,请说说你的看法.
.
2. 本文向刘禅上书,但提到“陛下”不过七次,而提“先帝”却有十三次,为什么?
.
3. 杜甫在《蜀相》一诗中写道“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请结合文章,说说此文何以有如此大的震撼力.
.
4. 本文是奏章,是作者出师前向后主刘禅陈述意见,提出修明政治、兴复汉室的主张.可谓分析透彻,情理交融,言辞恳切.试分析全文的表达方式有何特色?
.
5. 诸葛亮的《出师表》受到无数后人的高度评价,请写出与“表”相关的诗句.
.
文言文专题复习之《出师表》巩固训练(参考答案)
一、分段阅读:
1—5自然段
1.略.2.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益州疲弊(客观);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主观);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
3.先说不利的客观条件,指明蜀汉“危急存亡”的形势,意在刘禅能“思危”,激其发愤图强之志;再说有利的主观条件,指明希望尤在,意在促刘禅励精图治之行.
4.广开言路、赏罚分明、亲贤远佞. 其中最主要的一条是:亲贤远佞.因其余两条皆与此有关.刘禅昏庸无能,如不能亲贤远佞,必然会“妄自菲薄,引喻失义”“偏私,使内外异法”所以说,这是关系到国家存亡的根本,是三项建议的核心.
5.纳谏、法治、用人. 6.“作奸犯科” 的人,该受赏的是“为忠善”的人.
7.不可以,为提出“亲贤远佞”建议张本,使刘禅明了亲贤的对象. 8.忠心、品德、才能.
9.从正反两方面对比两汉的历史经验教训,提醒刘禅勿蹈桓、灵覆辙.
10.参考:此段诸葛亮说明亲贤远佞的利弊.以先汉的“兴隆”“倾颓”历史事实作为前车之鉴;并以先帝叹息痛恨桓、灵,昏庸误国为告诫,促使后主亲贤远佞,并“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为鼓励.借古鉴今,成败并举.
11.贞良死节之臣 12.西汉,东汉 13.内是指“皇宫中”;外是指“朝廷中”
14.臧 否;刑 赏;平明 偏私;兴隆 倾颓等
6—7自然段
(一)略(二)1. 略2.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布衣”②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③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④低微而鄙俗;具体指“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⑤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中,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⑥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⑦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⑧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⑨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3.三顾茅庐、襄阳病败、白帝城托孤、渡泸水、南征孟获.
4. 追述自己随先帝艰难创业,忘身忧国,不避辛劳的历史.既表达自己一片忠贞激励刘禅,更主要是为北伐请命.说明这是先帝托付,是诸葛亮“报先帝、忠陛下”的决心和行动. 5.表明无意功名利禄,从而突出先帝三顾之恩.
6.作者自述本志,突出先帝的三顾之恩,而出师北伐,正是为了完成先帝未竟的事业,报答先帝的知遇之恩,由此自然引出下文的北伐建议. 7.宽宏的气度,求贤若渴,知人善任的品德. 8.略
8—9自然段
(一)略 (二)1.“盖追先帝之殊遇” 2.参考:国内政局的担忧,对刘禅是否能采纳建议的忧虑.
二、综观全文
1.此表虽是为请命出征,但主要意图在于劝谏刘禅“内修政理”.历史上,刘禅昏庸,宠幸宦官,对于朝政,诸葛亮事无巨细.此次出征,他必然为国政忧虑,所以重在提建议,荐人才.这正是针对蜀国形势,有利于出征北伐.
2.处处以先帝之意为据,句句借先帝之口说出.使所进忠言“直而不肆”,得体而恳切.
以此激励后主刘禅深追先帝遗诏,“以光先帝遗德”完成“先帝刘备未竞的统一大业.”
3.主要从忠心耿耿的角度写.
4. 全文以议论为主,在议论中融以叙事和抒情,以做到对刘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而达到劝谏的目的.论述切中要害、分析透辟,针对性强;寓情于义,情理交融,言词恳切,说服力强.叙事,寓情于事,委婉动人,感情真挚.所叙之事如推荐贤才,讲身世,谈经历,都是为议论服务,使他对刘禅提出的建议与要求有理有据,更能使人信服.
5.略.
自然风阅读答案1.作者在文中写了哪几种秋风?2.风本是无形的,作者借助什么手段将自然风写得如此生动 2020-06-03 …
仿写:珍惜阅读,阅读便如一首歌,情到深处潸然泪下珍惜阅读,阅读便如一杯酒,酒将醉时笑语喧哗;珍惜阅 2020-06-04 …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渔家傲·寄仲高陆游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 2020-06-09 …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野望①杜甫西山白雪三城戍②,南浦清江万里桥.海内 2020-06-10 …
(三)古代诗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望江南•超然台作苏轼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 2020-07-01 …
阅读中成长“阅读”是人生中一种必不可少的生活姿态。“阅读”父母的点滴细节,体会劳作的艰辛;“阅读” 2020-07-03 …
两篇英语阅读理解求标准答案需有详细解释初中二年级英语阅读阅读理解(三)请仔细阅读下列短文,然后根据 2020-07-12 …
“阅读”是人生中一种必不可少的生活姿态。“阅读”父母的点滴细节,体会劳作的艰辛;“阅读”自然的呻吟 2020-07-15 …
阅读下面一段话,然后阅读下面一段话,然后做题.鲸是胎生的,幼鲸靠吃母鲸的奶长大,这些特征也说明鲸是哺 2020-11-05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秋月(宋)程颢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隔断红尘三十� 2021-0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