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何岳轶事秀才何岳,号畏斋。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其留金也。旦日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①皆合,遂以还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畏斋曰:

题目详情
何岳轶事    秀才何岳,号畏斋。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其留金也。旦日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皆合,遂以还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畏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数金乎?”其人感谢而去。
   又尝教书于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畏斋,中有数百金,曰:“俟他日来取。”去数年,绝无音信,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因托以寄去。
   夫畏斋一穷秀才也,拾金而还,暂犹可勉; 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
【注释】:①封识(zhǐ):封存的标记。 ②利:贪图。③暂犹可勉:短时期内还可以勉励自己不起贪心。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①其人感谢而 ___ 他日来取 ___
教书于宦官家 ___ 不动心 ___
(2)翻译下列句子。
①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其留金也。
②问其银数与封识皆合,遂以还之。
③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
(3)分别用四个词概括文中写到的两件事,并说说为什么作者认为何岳第二次的行为比第一次更难能可贵呢?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解析:
(1)此题考查的是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文言文实词的意思,要结合句子意思来解释和记忆.
(2)此题考查的是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3)此题考查的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第一问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在弄懂文意的基础上概括即可;第二问从金子的数量和时间上来理解,用自己的话说出即可.
答案:
(1)①离开,离去.②等候,等待.③曾经 ④一点也不,丝毫不.
(2)①不敢和家里人说这件事,担心家人会劝告他把银子留下.
②何岳问那人银子的数目和封存标识,回答全都符合,于是就把银子还给了他.(2分,错一处词语解释扣一分,省略成分的少补一处扣1分,扣完2分为止)
③(何岳)听说那官员的侄子,因为别的事来到南方,并不是来取箱子.(2分,错一处词语解释扣一分,扣完2分为止)
(3)路不拾遗(或:拾金不昧)(1分);寄金不取(1分).作者认为抵御长期的诱惑更难.畏斋生活困难,而那箱钱一直存在他身边,如果他意志不坚定,很可能找一些借口把钱先用了.(2分)
看了 何岳轶事秀才何岳,号畏斋。曾...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下文,完成1~3题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留下不少诗文名作,这是人所共知的。但是名人的名作未必  2020-06-09 …

何岳文言文中的非取箱也是不是画蛇添足才何岳,号畏斋.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令留  2020-07-09 …

谁懂古文,何岳尝夜行,拾得银二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令留金也.次早携至拾处,见一人寻至,问其  2020-07-16 …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荀子,战国末期赵国人,是先秦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2020-07-29 …

把以下公益用语填完整,共之一片绿阴,常留().(),劝君款款绕道行.  2020-11-11 …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同样是送别不同的时间地点和送别方式,产生了不同的离别之情,也留下了许多千古佳句,  2020-11-24 …

语文实践活动。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是2014两会热点议题之一。留守儿童近半因父母外出打工导致生活质量下降  2020-12-01 …

语文实践活动。(8分)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是2014两会热点议题之一。留守儿童近半因父母外出打工导致生活  2020-12-01 …

语文实践活动。(8分)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是2014两会热点议题之一。留守儿童近半因父母外出打工导致生活  2020-12-13 …

何岳得金不昧习题,快,何岳尝夜行,拾得银二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令留金也.次早携至拾处,见一人  2020-12-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