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在古代中国和希腊,道德和法律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一直是人们热衷探讨的话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誉(赞扬)所罪,毁(谴责)所赏,虽尧(上古贤君)不治。是

题目详情
在古代中国和希腊,道德和法律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一直是人们热衷探讨的话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誉(赞扬)所罪,毁(谴责)所赏,虽尧(上古贤君)不治。
是以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誉辅其赏,毁随其罚,则贤、不肖俱尽其力矣。    --均摘自《韩非子》
(1)韩非主张治国“不务德而务法”。有些人便据此认为,他完全否认道德的作用。通过材料一的阅读,你认为这些人的观点正确吗?为什么?
材料二 子日:“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论语》
(2)比较材料一、二,二者治国理念的最大区别是什么?
材料三 苏格拉底主张法律是人类幸福的标准,……道德规范的混乱,是由于在知识上没有确定是非善恶的标准所致。他认为,国家的法律就是体现是非善恶标准的,所以遵守法律。是一种美德的要求。
--张宏生、谷春德《西方法律思想史》
(3)概括材料三中苏格拉底的治国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格拉底上述思想形成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及问答,你认为在历史学习中应当如何运用或处理史料?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誉(赞扬)所罪,毁(谴责)所赏”表明韩非主张用“誉”“毁”来辅助赏罚,即用道德力量促进法制实行,所以他并不完全否认道德的作用.
(2)“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表明韩非子重法、厉行赏罚,“为政以德”表明孔子强调道德对政治生活的决定作用,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原则.
(3)第一小问,“法律是人类幸福的标准,…道德规范的混乱,是由于在知识上没有确定是非善恶的标准所致”表明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雅典民主政治出现弊端;智者忽视道德,无是非善恶标准;苏格拉底对理性的探索.
(4)依据所学知识即可作答,不以偏概全,尽可能挖掘并解读原始材料;通过比较史料,探究历史中的异同点;要关注史料中蕴含的因果关系.
故答案为:
(1)不正确.因为韩非主张用“誉”“毁”来辅助赏罚,即用道德力量促进法制实行.
(2)区别:韩非子重法、厉行赏罚,强调法律对政治生活的决定作用.
孔子强调道德对政治生活的决定作用,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原则.
(3)思想:法治和德治相结合.
原因:雅典民主政治出现弊端;智者忽视道德,无是非善恶标准;苏格拉底对理性的探索.
(4)方法:不以偏概全,尽可能挖掘并解读原始材料;通过比较史料,探究历史中的异同点;要关注史料中蕴含的因果关系.
看了 在古代中国和希腊,道德和法律...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探讨国家治乱兴衰规律,成为历代统治者必读的史学名著是()A.《资治通鉴》B.《史记》C.《本草纲目  2020-06-10 …

我国每年都要召开“两会”,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商讨国家的大政方针。据此回  2020-06-22 …

英语翻译“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  2020-06-29 …

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题讨论依法治国问题,这在党的历史上尚属首次。这表明()①我们党高度重视依法治国问题  2020-07-01 …

在心目中的好国君应如何治理国家进行探讨时,小明:“国君应顺应情势,让人民自由发展,不干涉人民的生活  2020-07-29 …

这是什么故事?急、、一次,魏文侯召见外臣李克讨论治国安邦之道,文侯对李克道:“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  2020-11-27 …

汉宣帝教育太子曾说:“汉家白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由此可知汉宣帝()A.  2020-12-12 …

某同学为一次政治讨论课准备了一些材料,内容涉及民主党派参与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人选的协商、民族自治机  2020-12-23 …

我国每年的三月份都要召开“两会”,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商讨国家的大政方针。  2021-01-12 …

我国每年的三月份都要召开“两会”,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商讨国家的大政方针。  2021-0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