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甲词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
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甲词】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沁园春·雪》) 【乙词】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浪淘沙·北戴河》) 1.甲乙两词出于同一诗人笔下。虽然题材不同,但写法相近,从表现的内容上看,两词上阕都是________,下阕都是________,而重在________。两词都采用了________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 2.两词都有点睛之笔,甲词表示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乙词表示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下面能准确表现两词景物特色的一项是 [ ] A.甲词描写妖娆的雪景,乙词描写滂沱的雨景。 B.甲词描写寒冷的冬景,乙词描写浩淼的水景。 C.甲词描写壮丽的雪景,乙词描写壮阔的海景。 D.甲词描写寒冷的冬景,乙词描写滂沱的雨景。 4.词中的景物描写是抒情的前提和基础,它可以是概括描写.也可以是具体描写;可以是描绘实景,也可以是虚拟想像。甲词描写雪景的三幅画面中,以“________”领起的第二幅画面具体描写了________的实景。乙词中“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倾注了诗人________的深情。 |
1.写景;评古论今;论今;描写、议论与抒情相结合 2.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换了人间 3.C 4.望,北国风光,对人民大众的无限关切 |
诗句鉴赏读《沁园春-雪》,对本词理解品析有误的一项是()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采用了互文见义的 2020-04-06 …
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寒冬仿句你一定读过《繁星》《春水》《伊索寓言》吧,那么请模仿“语文,是千里 2020-05-13 …
欣赏下面诗歌,回答问题(12分)3.揣摩品味甲乙两文中加点的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万 2020-05-13 …
小明居住在亚洲的北部,正值“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小明居住在亚洲的北部,正值“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而约翰 2020-05-14 …
请问”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是引用()写的《沁园春·雪》中的句子.釆取这种方法的作用是什请问”千里冰 2020-06-10 …
读《沁园春-雪》,对本词理解品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采用了互文见义的 2020-06-10 …
指出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1)千里冰封,万里雪飘()(2)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指出下 2020-07-06 …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下列说法不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A.我国的领土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 2020-11-27 …
“千里冰封,万里“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两句用了互文交错的修辞手法,意即“千万里都是冰封,千万里都是 2020-12-01 …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两句用了互文交错的修辞手法,意即“千万里都是冰封,千万里都是雪飘”,我们曾在 2020-1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