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甲文黔之驴柳宗元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入,慭慭然,莫相如。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
题目详情
【甲文】黔之驴
柳宗元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入,慭慭然,莫相如。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宠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
【乙文】河豚鱼说
苏轼
河之鱼,有豚①其名者,游于桥间而触其柱,不知远去。怒其柱之触己也,则张颊植②鳍,怒腹而浮于水③,久之莫动。飞鸢过而攫之,磔④其腹而食之。
好游而不知止,因游而触物,不知罪己,妄肆共忿,至于磔腹而死,可悲也夫!
【注】①豚:水里一种鱼②植:直立。③怒腹而浮于水:因生气肚子鼓气而漂浮在水上。
④磔(zhé):裂。
(1)下列加点字意思不一致的一组是___
以为神 以为且噬己也
飞鸢过而攫之 至于磔腹而死
莫相知 久之,莫动
尽其肉,乃去 不知远去
(2)解释加点字意思。
①远遁遁:
②因游而触物因: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翻译:___
②怒其柱之触己也,则张颊植鳍。
翻译:___
(4)甲文和乙文都是古代寓言故事,甲文中作者认为驴子被老虎吃掉的是因为①(用自己的话回答).乙文中作者对于河豚被鸢吃掉生发生“②”(用原文回答)的感叹。驴子和河豚悲剧的共同原因是:③。(用自己的话回答)
柳宗元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入,慭慭然,莫相如。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宠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
【乙文】河豚鱼说
苏轼
河之鱼,有豚①其名者,游于桥间而触其柱,不知远去。怒其柱之触己也,则张颊植②鳍,怒腹而浮于水③,久之莫动。飞鸢过而攫之,磔④其腹而食之。
好游而不知止,因游而触物,不知罪己,妄肆共忿,至于磔腹而死,可悲也夫!
【注】①豚:水里一种鱼②植:直立。③怒腹而浮于水:因生气肚子鼓气而漂浮在水上。
④磔(zhé):裂。
(1)下列加点字意思不一致的一组是___
以为神 以为且噬己也
飞鸢过而攫之 至于磔腹而死
莫相知 久之,莫动
尽其肉,乃去 不知远去
(2)解释加点字意思。
①远遁遁:
②因游而触物因: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翻译:___
②怒其柱之触己也,则张颊植鳍。
翻译:___
(4)甲文和乙文都是古代寓言故事,甲文中作者认为驴子被老虎吃掉的是因为①(用自己的话回答).乙文中作者对于河豚被鸢吃掉生发生“②”(用原文回答)的感叹。驴子和河豚悲剧的共同原因是:③。(用自己的话回答)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一词多义,注意结合句子理解.
A.把…作为/认为;B.连词,表修饰;C.不;D.离开.
(2)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古代职官常识等.考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
①逃得远远的.遁:逃;
②因为游而碰到东西.因:因为.
(3)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句中重点的词有:
①因:于是,就;:叫;去:离开.句子翻译为:于是老虎跳跃起来,大声吼叫,咬断了驴的喉咙,吃光了它的肉,方才离开.
②怒:恼怒;触:撞;植:竖立.句子翻译为:恼怒那柱子撞了自己,张开面颊立起鱼鳍.
(4)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甲文中驴子因为自己没有本领而最终被吃掉,河豚不知改正自己的错误而被被鸢吃掉.两者都是不能正确认识自己而有如此的命运.
答案:
(1)A
(2)①逃;②因为.
(3)①于是老虎跳跃起来,大声吼叫,咬断了驴的喉咙,吃光了它的肉,方才离开.
②恼怒那柱子撞了自己,张开面颊立起鱼鳍.
(4)①自己没有本领;②不知罪己;③不能正确认识自己.
A.把…作为/认为;B.连词,表修饰;C.不;D.离开.
(2)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古代职官常识等.考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
①逃得远远的.遁:逃;
②因为游而碰到东西.因:因为.
(3)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句中重点的词有:
①因:于是,就;:叫;去:离开.句子翻译为:于是老虎跳跃起来,大声吼叫,咬断了驴的喉咙,吃光了它的肉,方才离开.
②怒:恼怒;触:撞;植:竖立.句子翻译为:恼怒那柱子撞了自己,张开面颊立起鱼鳍.
(4)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甲文中驴子因为自己没有本领而最终被吃掉,河豚不知改正自己的错误而被被鸢吃掉.两者都是不能正确认识自己而有如此的命运.
答案:
(1)A
(2)①逃;②因为.
(3)①于是老虎跳跃起来,大声吼叫,咬断了驴的喉咙,吃光了它的肉,方才离开.
②恼怒那柱子撞了自己,张开面颊立起鱼鳍.
(4)①自己没有本领;②不知罪己;③不能正确认识自己.
看了 甲文黔之驴柳宗元黔无驴,有好...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A.《鼎湖山听泉》一文多处写到山泉,以泉水之美衬托山林之美。B.《 2020-05-16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森林之恋人们把森林比做“绿色的宝库”,这一点也不夸张。你知道�阅读下文,回答问 2020-05-17 …
一语未了,之庭后院中有人笑声.此文段选自《》一文,是写人物描写一组,还是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凤辣子初 2020-06-19 …
阅读下文,阅读下文,森林之恋人们把森林比做“绿色的宝库”,这一点也不夸张.你知道我国最大的林区在哪 2020-07-04 …
关于林斤澜的《春风》一文林斤澜的《春风》里哪里有衬托的手法?求一例 2020-07-08 …
秦始皇统一文字之前,这么多种文字大同小异,为什么叫汉字? 2020-07-28 …
几道推理题1:小说《镜花缘》中有一段林之祥与多久公飘洋过海的故事.有一天他们来到了“两面国”,却忘 2020-07-29 …
阅读材料:材料一文明之所以进,其原因不一端,而思想自由,其总因也。欧洲之所以有今日,皆由十四五世纪时 2020-11-02 …
杨度认为:中华云者,以华夷别文化之高下也.即此以言,则中华之名词,不仅非一地域之国名,亦且非一血统之 2020-11-04 …
一道很难的语文题苏州园林一文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苏州园林的美的奥秘之门。我们能从中了解很多欣赏中国园 2020-1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