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朱熹在《大学章句》中将古本《大学》中的“亲民”改为“新民”:“亲,当作新。”朱子有云:“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朱熹在《大学章句》中将古本《大学》中的“亲民”改为“新民”:“亲,当作新。”朱子有云:“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然其本体之明,则有未尝息者。故学者当因其所发而遂明之,以复其初也。新者,革其旧之谓也,言既自明其明德,又当推己及人,使之亦有以去其旧染之污也。”就朱子看来,“明德”就是人的本体,是全善的。但人就其现实的存在来说,则存在“为气禀所拘”和“为人欲所蔽”的问题。故本体“明德”存在“有时而昏”的情况,需要做“明”之功以“复其初”,即“明明德”。“学者”完成“明明德”之后,则又需要“推己及人”。这就从“明明德”转向了“在新民”,使民也在学者的教化下去完成德性的复归,复其本性之初的“明德”状态。朱子在这里诠释的关键是由“旧”转向“新”,或者说是回归“新”的问题。所谓“旧”,就是指“为气禀所拘”和“为人欲所蔽”的不合理状态;而“新”自然是指在学者推己及人的教化下民众回归到本然的“明德”之初的全善的理想状态。总之,教化是朱子的“新民”思想的核心,即“学者”对“民”的教而化之。 与朱子的“新本”《大学》主“新民”不同,王阳明则主古本的“亲民”。阳明反对朱子的“新民”而主“亲民”,最重要的理由是他认为“说‘亲民’便兼教养意,说‘新民’便觉偏了。”所谓“偏”,是指朱子偏重于“教”的一面,而忽视“养”之一面,而说“亲民”,本身就包含了“教”“养”两个方面。换言之,“教”“养”都统一于“亲民”中。在教养关系上,阳明主张的是教养合一,而这个合一之“一”就是“亲民”。或者可以说,即使单就“新民”之“教”来说,也不能脱离“亲民”的根本宗旨。如果只讲“新民”,就是一种“偏”见。这种“偏”,不仅是教养关系的“偏”,还可能“偏”离儒家教化的根本宗旨,而儒家教化的根本宗旨就是“亲民”。另外,阳明的“亲民”,还体现了他对“民”的恻隐仁爱和悲天悯人的道德情怀。这可以通过阳明“万物一体”的道德境界得到说明。“万物一体”是宋明儒者共同的追求,阳明对此的理解是“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所谓的“万物一体”,基本内涵就是对生民之困苦荼毒感同身受的体会与同情,是把生民之疾痛等同于自我之疾痛的一体感通。而从阳明的“明明德者,立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体也。亲民者,达其天地万物一体之用也”的观点来看,“亲民”正是“万物一体”精神的具体运用与表现。“亲民”所体现的也正是对生民之困苦荼毒感同身受的一体感通之仁。总的来说,阳明的“亲民”,蕴含的是他在教养关系上的中正理解,体现了他对民众一体感通的仁者关怀,是他对民众疾苦感同身受的思想表现。 小题1:下列有关“亲民”与“新民”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3分)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C |
小题1: |
看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朱...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电视机厂上半月完成当月计划的五分之三下半月完成当计划的七分之四结果全月超产600原计划生产多少 2020-06-04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题。五人墓碑记张溥①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至于今,郡 2020-06-11 …
文言文句子翻译解释括号中的字何(预)君事:上尝得佳鹅,自(臂)之:句子翻译北门近何营善:使所营为是 2020-06-1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赵抃,衢州西安人。翰林学士曾公亮未之识,荐为殿中侍御史,弹劾不避权 2020-06-2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草书大王张丞相好草书而不工。当时流辈,皆讥笑之。丞相自若也。一日得句,索 2020-06-20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各题。①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论 2020-06-23 …
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并解释所填字的意思.1.绵()蜿蜒2.当之无()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并解释所填 2020-07-0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五人墓碑记张溥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至于今,郡 2020-11-08 …
(三)阅读《当你不是世界的中心》,完成下列各题。当你不是世界的中心①海水容纳百川,水以天下之至柔驰聘 2020-12-08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题。先大夫集后序曾巩宋既平天下,公始出仕。当此之时,太祖、太宗已纲纪大法矣,公 2020-12-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