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各题。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是故建言①有之,曰: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②;上德若谷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是故建言①有之,曰: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②;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健德若偷③,质真若渝④;大白若辱⑤,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善成。
【注】①建言:立言。 ②颣:崎岖。 ③偷:懈怠。 ④渝:浊。 ⑤辱:黑垢
(《老子•四十一章》)(1)阅读材料判断,“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现象与文中的“___”的观点是一致的。
(2)根据材料内容,阐述老子所谓“道”的特质。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是故建言①有之,曰: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②;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健德若偷③,质真若渝④;大白若辱⑤,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善成。
【注】①建言:立言。 ②颣:崎岖。 ③偷:懈怠。 ④渝:浊。 ⑤辱:黑垢
(《老子•四十一章》)(1)阅读材料判断,“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现象与文中的“___”的观点是一致的。
(2)根据材料内容,阐述老子所谓“道”的特质。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筛选文本信息的基本能力.所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应是大音若无声,大象若无形.老子认为,事物到了极致,就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给人以无音、无形的感觉,体现了隐藏无名之道的本质.
(2)此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基本能力.从上士、中士和下士对道的态度可知,道是隐在事物背后,一般人是无法认识体会到的;由“建言有之”内容可知,道呈现形态是异常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可推知,道是幽隐不显,无形的.
答案:
(1)道隐无名
(2)①“道”的本质是普通人是无法简单直接体会到的.②“道”的本质与它的呈现形态是差异较大的(或:是隐藏在现象后面)③“道”是幽隐不显,不可以形体求见.
参考译文:
上士听了道,努力去实行;中士听了道,将信将疑;下士听了道,哈哈大笑.不被嘲笑,不足以成为道.所以古代立言的人说过这样的话:光明的道好似暗昧,前进的道好似后退,平坦的道好似崎岖;崇高的德好似低下的河谷,广大的德好像不足,刚健的德好像懈怠的样子,质朴的德好似浑浊的样子;最洁白的好似污浊的样子,最方正的反而没有棱角,贵重器具总是最后完成,最大的乐声听起来没有声响,最大的形象反而看不见形迹.大道隐匿而没有名称,却唯有道善于辅助万物.
(2)此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基本能力.从上士、中士和下士对道的态度可知,道是隐在事物背后,一般人是无法认识体会到的;由“建言有之”内容可知,道呈现形态是异常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可推知,道是幽隐不显,无形的.
答案:
(1)道隐无名
(2)①“道”的本质是普通人是无法简单直接体会到的.②“道”的本质与它的呈现形态是差异较大的(或:是隐藏在现象后面)③“道”是幽隐不显,不可以形体求见.
参考译文:
上士听了道,努力去实行;中士听了道,将信将疑;下士听了道,哈哈大笑.不被嘲笑,不足以成为道.所以古代立言的人说过这样的话:光明的道好似暗昧,前进的道好似后退,平坦的道好似崎岖;崇高的德好似低下的河谷,广大的德好像不足,刚健的德好像懈怠的样子,质朴的德好似浑浊的样子;最洁白的好似污浊的样子,最方正的反而没有棱角,贵重器具总是最后完成,最大的乐声听起来没有声响,最大的形象反而看不见形迹.大道隐匿而没有名称,却唯有道善于辅助万物.
看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各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周记的题材不知道写什么好,帮忙想一下 2020-05-17 …
资治通鉴里,有一句话:有魏贞士河内温县司马孚,字叔达,不伊不周,不夷不惠,立身行道,终始若一.不伊 2020-06-10 …
怒发冲冠的冠,安然无恙的恙,微不足道的道,化险为夷的夷,坚持不懈的懈,欣喜诺狂的诺是什么意思? 2020-06-18 …
舟曲森林覆盖怎么样?有人为破坏因素吗?比如森林砍伐严重不?森林覆盖面积是多少?等等!有人说,被砍了 2020-06-19 …
谁帮我解释一下这些道理祝你新年快乐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 2020-06-27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各题。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 2020-06-29 …
求作业答案:阅读下列材料夷之阅读下列材料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摘自《海 2020-07-02 …
文言文翻译高手来解离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若存若亡下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 2020-07-10 …
在洋务运动兴起之际,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一书中明确提出“人无遗材不如夷,地无遗利不如夷,君民不隔不 2020-11-01 …
选题材不知道该写什么,请大家帮忙出一些好的主意,要题材,不是文章,最好新颖一点,自己想的,记住,要题 2020-12-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