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王喜,告召公曰:“吾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王不听,于是国人莫敢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国语·周语上》)

(1)

下列加粗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

国人谤王       谤:诽谤。

B.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川:河流。

C.

吾能弭谤矣      弭:停止、消除。

D.

川壅而溃,伤人必多  壅:堵塞。

(2)

下列句中加粗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

B.

C.

D.

(3)

下列各组句子中的“乃”全部解释为“才”“这才”的一项是

[  ]

A.

B.

C.

D.

(4)

下列对本文的内容和写法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本文重点是记言,目的是借召公的话,规劝统治者必须广开言路,重视老百姓的意见。

B.

本文所阐述的道理,和“水可载舟,也可覆舟”是一样的。

C.

本文以防民之口有大害为重点,有喻有证,从正反两方面阐明了不可防民之口的道理。

D.

本文记载了厉王残暴地压迫人民,不听召公劝告,终于被国人流放到边远地区的历史事件。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A;2.A;3.D;4.C;

(1)

A项,谤:公开批评指责别人的过失。

(2)

A项,于是,就。

(3)

A项,乃:你的;竟然。B项,乃:竟然;才。C项,乃:竟然;是。

(4)

C项,本文重点是借助记载厉王残暴地压迫人民,不听召公劝告,终于被国人流放到边远地区的事件宣扬“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观点。

看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厉...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  2020-04-27 …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3题召公谏厉王弭谤(1)《国语》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  2020-06-17 …

关于一篇文言文的阅读理解(急!)入关告谕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吾与诸侯曰:先入关  2020-06-20 …

精段阅读。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王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  2020-07-04 …

阅读下面一则文言文,完成写列各题。召公谏厉王弭谤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  2020-07-10 …

《国语·召公谏厉王弭谤》中的“使监谤者”省略了什么语?使(之)监谤者,的之属于什么语?  2020-07-12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召公谏厉王弭谤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  2020-11-11 …

阅读下面一则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召公谏厉王弭谤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  2020-11-11 …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召公谏厉王弭谤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  2020-12-01 …

阅读下段文言文,回答下题。召公谏厉王弭谤《国语》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  2021-0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