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诗的意思苹满溪.柳绕堤.相送行人溪水西.回时陇月低.烟霏霏.风凄凄.重倚朱门听马嘶.寒鸥相对飞.
题目详情
诗的意思
苹满溪.柳绕堤.相送行人溪水西.回时陇月低.烟霏霏.风凄凄.重倚朱门听马嘶.寒鸥相对飞.
苹满溪.柳绕堤.相送行人溪水西.回时陇月低.烟霏霏.风凄凄.重倚朱门听马嘶.寒鸥相对飞.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这是一首意境凄迷朦胧的送别词.全词以景语结情,熔情入景.词中选取满溪之苹绕堤之柳、低垂之月、霏霏之烟、凄凄之风、寂寒之鸥等景象,营造出一个朦胧的境界,有效地渲染、烘托出送者凄迷的心境.作者高超的艺术技巧,使得本词获得了独特的艺术魅力,送别词中别具一格. 起首一句,写送行途中所见景象.“苹满溪.柳绕堤.”青苹满溪,其含意无异于芳草萋萋,亦是关别情.垂柳绕堤,则暗示沿曲曲溪柳送行之远.熔情入景,寓事于景,意蕴包孕很丰富,语言却极简练,只六个字.“相送行人溪水西”承上,点明送行之事,也点明全词的词旨.千里送行,终有一别,“溪水西”就是送者不得不止、行人终于别去之处.无限凄惘,见于言外,因为水西一别,行人已经渐行渐远,则送者不得不返.歇拍即写送者归来所见景象:“回时陇月低.”陇月即山月,山月低垂,则天将拂晓.可见,送行之时是拂晓之前.古人远行,多启程于黎明之前甚至夜半时分.“回时”二字,写送者沿送行原路折回.方才顺此路送行,此时逆此路返回,却是孤身一人,唯有低垂之陇月,照见形单影只而已.“陇月低”三字,妙景物之特征与情感之特征相似.此句陇月之低垂,与送者心情之低沉,特征完全相同;低垂的陇月,正象征着低沉的心情. 上片描写送别情境,下片则转写别后情境.过片两句,纯为景语,写的是:拂晓之后,山水原野,烟霭霏霏笼罩,寒风凄凄交加.而送者的心灵,同样笼罩凄迷怅惘之中,这景语又正象喻着心情.这两句不但有景象吻合心情之妙,而且有声情吻合词情之妙.这两句共六字,字字皆阴平,构成凄凉之调,读来愈觉其凄楚.“重倚朱门听马嘶”写:送者已回到家门,可是仍不能平静,因为家门反而触动了伤心怀抱,所以送者转过身来,背靠朱门,面向远方,重新举目眺望行人所去的方向,可是,只听得路上过往的马嘶声,再也不见那人的影子,声声马嘶想必紧揪着送者的心.结句“寒鸥相对飞”将凄迷的词情推到极致:此时,天地间唯有那霏霏晓烟中飞来飞去的寒鸥,与孤独的送者相对.人鸥相对,只是一片静默而已;这静默之中,包含着无限的悲哀.此句还含蓄地点出送者为女性,行人为男性.温庭筠《河传》词云:“若耶溪,溪水西,柳堤,不闻郎马嘶”,可与此词参看.抒情主人公送行归家,闻路上马嘶声,犹倚门倾耳而听.一个“听”字,写出其心动神驰之状,而一个“重”字,则其念兹兹之情亦可想.骑马去者必为情郎,则“倚朱门”者自是怨女.对此作者偏不于明处交代,只从“听马嘶”一幕曲折透出. 此词的一个显著特色是词调声情与词情妙合无间.全词用平声,其音低抑,如诉如泣,而且句句押韵,韵脚既极密,声情便紧促.特别是过片二句,全用阴平声,尤见低抑.低抑的韵脚、字声与急密的韵位构成一部声情悱恻的凄调,与词情表里一致,相得益彰.
看了 诗的意思苹满溪.柳绕堤.相送...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除夜作》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凉?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作者心情“转凄凉”的原因 2020-05-14 …
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解析古人评刘长卿的诗,说他因遭贬谪,其诗“多凄怨语”。此诗写朋友皇甫侍御来访 2020-06-09 …
为乾隆在望夫石上题写的加一个题目诗:凄风秃树吼斜阳,尚作悲声吊乃郎。千古无心夸节义,一身有死为纲常 2020-06-21 …
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句子。《登岳阳楼》中描写洞庭之景的句子是,描写诗人凄惨处境的句子是。 2020-07-03 …
诗经里描写孤独失落的诗句凄美的也可以 2020-07-03 …
对《锦瑟》一诗中四个典故的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沧海月明珠有泪”。月明之夜,沧海之间,鲛人泣泪 2020-07-06 …
韦庄的诗江雨霏霏江草齐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的题目?金陵图还是台城? 2020-12-02 …
《早雁》这首诗以凄凉的笔调,表面上写孤雁离群的痛苦,实际上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2020-12-23 …
自己写了首诗,秋凄凉落叶纷纷随风散,凄雨缠绵意不尽.蓝天白云始相伴,花开花落终凋零. 2020-12-27 …
有趣的回文诗回文,也写作“迴文”、“回纹”,是一种使用词序回环往复的修辞方法,用这种修辞方法写成的诗 2021-0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