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题。山行即事王质浮云在空碧,来往议阴晴。荷雨洒衣湿,蘋①风吹袖清。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山色不言语,唤醒三日

题目详情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题。

山行即事

王质

浮云在空碧,来往议阴晴。荷雨洒衣湿,蘋①风吹袖清。

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山色不言语,唤醒三日酲②。

注释:①蘋( p0n ):一种水草。②酲( ch6ng ):酒醒后的困惫状态。

(1)

下列对诗句的理解, 不正确 的一项是

[  ]

A.

来往议阴晴:行人来来往往,都在讨论着天气变化。

B.

荷雨洒衣湿:听得雨打荷上,才发现下雨,才发现衣服被雨洒湿。

C.

鹊声喧日出:喜鹊喧闹,似乎在告诉人们太阳出来了。

D.

鸥性狎波平:波平如镜,生性爱水的鸥在水面尽情地玩乐。

(2)

“山色不言语,唤醒三日酲”用了哪两种修辞方法?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3)

本诗以“山行”为题,诗句中却没有一个“行”字,诗题与诗句是不是矛盾?请作简要分析。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答案:1.A;
解析:
(1) 首联用拟人手法,意为浮云在碧空里来来往往,在忙着议论究竟是阴好,还是晴好 (2) 第一问:用了拟人和夸张。第二问:表达了作者对山色的喜爱之情。(4分。一问2分) (3) 不矛盾。简要
分析:
全诗以作者的行踪为线索,所写内容(浮云在空,到荷雨湿衣、蘋风吹袖、鹊声喧日、鸥性狎波),都是“山行”过程中的经历、见闻和感受。合起来,就是所谓“山行即事”。(4分。答出“不矛盾”1分,答出“线索”1分,答出“所写内容”1分,答出“是作者的经历、感受”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