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朱以撒的《有墙薜荔》的赏析

题目详情
朱以撒的《有墙薜荔》的赏析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文章是围绕“薜荔墙”逐层开展的,请梳理作者的思路.(6分)
2.文中第④⑤段描述了城市与墙与乡村女墙的特点,请分别加以概括.(5分)
3.结合全文,回答下列问题.(6分)
(1)第③段说薜荔“旺盛而坚韧”,为什么它却 成为“一种荒凉破败、前尘旧梦的意象?”(3分)
(2)第⑦段中描述玻璃墙的特点,有什么作用?(3分)
4.这篇散文意蕴丰富,给人以多方面的启迪.请结合作品,分别对下面的问题进行探究.(8分)
(1)作者欣赏薜荔墙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对于它的消失,作者寄托了怎样的感情?(4分)
(2)这篇散文将“生存的现状”作为谈论薜荔墙的文化背景,请结合这一背景,谈谈这篇散文给你带来什么启示.(围绕某一方面谈即可)(4分)
参考答案:
1.(6分)
作者以旅途中的一堵“薜荔墙”为触发点(第①②段),首先通过联想分写“薜荔”与“墙”各自的特点(第③~⑤段),之后回到眼前细致描述“薜荔墙”的特点(第⑥~⑧段),最后对“薜荔墙”的消失表达慨叹之情(第⑨段).(每点2分,答出3点即为满分)
2.(5分)
(1)城市之墙;墙面都不洁净,透出激烈的竞争气氛;高大的墙可作牢固的防卫,但体现不出时光的迁移;遮掩着墙内人生的秘密.(3分)
(2)乡村女婿:墙体低矮,泄露着墙内人生的秘密;墙体残缺,经历着岁月的风雨.(2分)
3.(6分)
(1)薜荔的疯狂攀爬往往因为墙内人家的长年未归或一去不返,它的茂盛率先表达时光的推移,从而成为“一种荒凉破败、前尘旧梦的意象”.(第⑥段)(3分)
(2)这些描述表现出作者对玻璃墙的厌恶之情,反衬了薜荔旧墙作为北京与弹唱艺术的协调之美,从而抒发作者对薜荔的喜爱之情.(3分)
4.(8分)
(1)因为薜荔墙是传统文化的象征,承载着古典文化的意蕴,是古典艺术存在恰当背景.对于薜荔的消失,作者有一种感伤之情,并为后人不能理解“薜荔墙”感到遗憾和惋惜.(4分)
(2)参考示例:①城市文明的蓬勃发展,使人们逐渐远离了乡村自然的质朴之美,所以对自然要敬重并保护.②现代文明的蓬勃发展,使人们逐渐远离了传统与古典,也使传统与古典丧失了与之协调的环境,所以应当存放传统精华于当代.③物质主义的时代新潮,可能会使我们的生存质量受到损失,所以要让我们的性灵不被杂芜的东西淹没.(4分.就一点回答即可.如果对作者观点提出批评,只要言之有理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