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祁彪佳,天启进士,授兴化推官,濒行,跪其父请教,不答。或问之,曰:“不见夫诲泅者乎,执壶而扶瓮,人藉其肘,终其身不能泅,一旦挟诸清泠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祁彪佳,天启进士,授兴化推官,濒行,跪其父请教,不答。或问之,曰:“不见夫诲泅者乎,执壶而扶瓮,人藉其肘,终其身不能泅,一旦挟诸清泠之渊,翻壶却瓮,㧐身入水,而泅成矣。今者入官,则翻壶却瓮之时也。”彪佳去。果以贤能称。
巡按苏州,会无赖打行①,廉其稔恶可杀者四人械于衢,集乡三老询之曰:“是可杀否?”乡三老曰:“可。”又询诸观者曰:“是可杀否?”观者曰:“可。”于是棰杀之。
国变,诸臣援宋高故事②,拟以福王为兵马元帅。彪佳抗言曰:“监国,本朝故典也,何远引为?”议遂定。未几,有传正大位者。彪佳抗言曰:“甫建国而遽登极,何可?且群帅劝表未至。”然是时邀功者,言史可法③有二心。可法惧,虽是彪佳言,不敢持。遂以苏民变,谓彪佳素德苏,出彪佳安抚苏州。
彪佳至,揭榜于路曰:“叛逆不可恕,忠义不可矜,毋借锄逆报私怨,毋假勤王造祸乱。”捕苏民之首乱者,斩之。募士为苍头军,亲教战。适兴平兵攫丹阳市钱,彪佳率苍头驰治,斩兴平兵。兴平伯杰夙惮彪佳名,至是忌之,扬言且移兵丹阳以待彪佳。彪佳却以牒复约会杰于大观楼。时杰踞大观楼,谓彪佳必不至。至期风作,杰笑曰:“祁抚不至有辞矣。”顷之,隔江帆起破浪,顷刻达岸,传呼曰:“祁都堂至矣!”杰闻之大骇,迎及门,见彪佳角巾单衣,携胥隶各一人,又大喜。坐语久之,起指江誓曰:“公,巨人也!公在,杰敢越尺寸以溷公者,有如此江。”乃飨彪佳,彪佳一举箸而别。
我兵下江南,以书币聘彪佳,彪佳夜望南山笑曰:“山川人物皆幻形也,今山川如故,而人生已一世矣!”诘旦,家人失彪佳所在,见柳陌浅水,露角巾,曰是耶,盖入水端坐云。
(取材于陈鼎《东林列传》)
【注】①打行:对当时以在市场上劫掠为业的人的称呼。 ②宋高故事:指宋高宗以“天下兵马大元帅”身份即位建立南宋偏安江南为后世所笑的旧事。 ③史可法:北京陷落后率兵拥立福王,有实权但一度遭遇排挤,后在扬州殉国。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___
①果以贤能称
A.声称 B.著称 C.称呼 D.称职
②出彪佳安抚苏州
A.驱逐 B.开脱 C.外放 D.免除
(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___
A.㧐其身入水,而泅成矣∥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B.甫建国而遽登极,何可∥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
C.捕苏民之首乱者∥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杰敢越尺寸以溷公者∥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监国,本朝故典也,何远引为
监国是本朝老制度,为什么要拉宋高宗旧例呢
B.虽是彪佳言,不敢持
虽然这是祁彪佳的话,史可法也不愿意支持
C.彪佳却以牒复约会杰于大观楼
祁彪佳却用文书回应杰,约他定在大观楼会面
D.今山川如故,而人生已一世矣
现在山川像过去一样,可人生已经过了一辈子
(4)把第一段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执壶而扶瓮,人藉其肘,终其身不能泅。
(5)根据文意分析,第三段中祁彪佳两次“抗言”,原因各是什么?
(6)根据文意,按照题目要求填空。
祁彪佳第二次任职苏州时的主要事迹,可以用“平暴民”、“___”、___“___”以及“___”四个短语来概括。
祁彪佳,天启进士,授兴化推官,濒行,跪其父请教,不答。或问之,曰:“不见夫诲泅者乎,执壶而扶瓮,人藉其肘,终其身不能泅,一旦挟诸清泠之渊,翻壶却瓮,㧐身入水,而泅成矣。今者入官,则翻壶却瓮之时也。”彪佳去。果以贤能称。
巡按苏州,会无赖打行①,廉其稔恶可杀者四人械于衢,集乡三老询之曰:“是可杀否?”乡三老曰:“可。”又询诸观者曰:“是可杀否?”观者曰:“可。”于是棰杀之。
国变,诸臣援宋高故事②,拟以福王为兵马元帅。彪佳抗言曰:“监国,本朝故典也,何远引为?”议遂定。未几,有传正大位者。彪佳抗言曰:“甫建国而遽登极,何可?且群帅劝表未至。”然是时邀功者,言史可法③有二心。可法惧,虽是彪佳言,不敢持。遂以苏民变,谓彪佳素德苏,出彪佳安抚苏州。
彪佳至,揭榜于路曰:“叛逆不可恕,忠义不可矜,毋借锄逆报私怨,毋假勤王造祸乱。”捕苏民之首乱者,斩之。募士为苍头军,亲教战。适兴平兵攫丹阳市钱,彪佳率苍头驰治,斩兴平兵。兴平伯杰夙惮彪佳名,至是忌之,扬言且移兵丹阳以待彪佳。彪佳却以牒复约会杰于大观楼。时杰踞大观楼,谓彪佳必不至。至期风作,杰笑曰:“祁抚不至有辞矣。”顷之,隔江帆起破浪,顷刻达岸,传呼曰:“祁都堂至矣!”杰闻之大骇,迎及门,见彪佳角巾单衣,携胥隶各一人,又大喜。坐语久之,起指江誓曰:“公,巨人也!公在,杰敢越尺寸以溷公者,有如此江。”乃飨彪佳,彪佳一举箸而别。
我兵下江南,以书币聘彪佳,彪佳夜望南山笑曰:“山川人物皆幻形也,今山川如故,而人生已一世矣!”诘旦,家人失彪佳所在,见柳陌浅水,露角巾,曰是耶,盖入水端坐云。
(取材于陈鼎《东林列传》)
【注】①打行:对当时以在市场上劫掠为业的人的称呼。 ②宋高故事:指宋高宗以“天下兵马大元帅”身份即位建立南宋偏安江南为后世所笑的旧事。 ③史可法:北京陷落后率兵拥立福王,有实权但一度遭遇排挤,后在扬州殉国。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___
①果以贤能称
A.声称 B.著称 C.称呼 D.称职
②出彪佳安抚苏州
A.驱逐 B.开脱 C.外放 D.免除
(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___
A.㧐其身入水,而泅成矣∥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B.甫建国而遽登极,何可∥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
C.捕苏民之首乱者∥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杰敢越尺寸以溷公者∥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监国,本朝故典也,何远引为
监国是本朝老制度,为什么要拉宋高宗旧例呢
B.虽是彪佳言,不敢持
虽然这是祁彪佳的话,史可法也不愿意支持
C.彪佳却以牒复约会杰于大观楼
祁彪佳却用文书回应杰,约他定在大观楼会面
D.今山川如故,而人生已一世矣
现在山川像过去一样,可人生已经过了一辈子
(4)把第一段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执壶而扶瓮,人藉其肘,终其身不能泅。
(5)根据文意分析,第三段中祁彪佳两次“抗言”,原因各是什么?
(6)根据文意,按照题目要求填空。
祁彪佳第二次任职苏州时的主要事迹,可以用“平暴民”、“___”、___“___”以及“___”四个短语来概括。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①以…称,因…著称.故选B.②根据语境,应是把“祁彪佳”外放到苏州任职.
(2)A前后相同,都是承接前文指代,他的;B前后相同,都表示承接关系;C前者是定语后置,后者是宾语前置; D前后相同,都是连词,相当于“来”.
(3)B的解释有误,虽然认为祁彪佳说的话正确,但却不愿意支持.
(4)“执”,拿;“扶”,辅助;“藉”,借助;“终其身”,一辈子.
(5)原因各是什么,所以答案应有两点.第一次的抗言是:“监国,本朝故典也,何远引为?”认为这样有所朝廷威严,在政局上对朝廷不利;第二次是:“甫建国而遽登极,何可?且群帅劝表未至.”祁彪佳认为急于继承大统会有所不利,另外劝表未到就会名不正言不顺.
(6)首先从原文中找对应的句子,然后概括归纳.“募士为苍头军,亲教战”为“募勇士”、“适兴平兵攫丹阳市钱,彪佳率苍头驰治,斩兴平兵.”概括为“平乱兵”或“斩乱兵”.最后一件是与兴平伯、高杰的较量,所以是“摄兴平伯(杰)”.
答案:
(1)①B ②C
(2)C
(3)B
(4)如果老拿着辅助漂浮的壶瓮,靠别人扶着胳臂,一辈子也学不会泅水.
(5)第一次抗言,是因为诸臣援引宋高宗南逃偏安为先例,祁彪佳认为这有损朝廷的威信,在政治结局的预示上也于朝廷不利.第二次抗言,是因为有人怂恿福王登基称帝,祁彪佳认为急于继承大统会有所不利,另外劝表未到就会名不正言不顺.
(6)募勇士、斩乱兵、摄兴平伯(杰).
(2)A前后相同,都是承接前文指代,他的;B前后相同,都表示承接关系;C前者是定语后置,后者是宾语前置; D前后相同,都是连词,相当于“来”.
(3)B的解释有误,虽然认为祁彪佳说的话正确,但却不愿意支持.
(4)“执”,拿;“扶”,辅助;“藉”,借助;“终其身”,一辈子.
(5)原因各是什么,所以答案应有两点.第一次的抗言是:“监国,本朝故典也,何远引为?”认为这样有所朝廷威严,在政局上对朝廷不利;第二次是:“甫建国而遽登极,何可?且群帅劝表未至.”祁彪佳认为急于继承大统会有所不利,另外劝表未到就会名不正言不顺.
(6)首先从原文中找对应的句子,然后概括归纳.“募士为苍头军,亲教战”为“募勇士”、“适兴平兵攫丹阳市钱,彪佳率苍头驰治,斩兴平兵.”概括为“平乱兵”或“斩乱兵”.最后一件是与兴平伯、高杰的较量,所以是“摄兴平伯(杰)”.
答案:
(1)①B ②C
(2)C
(3)B
(4)如果老拿着辅助漂浮的壶瓮,靠别人扶着胳臂,一辈子也学不会泅水.
(5)第一次抗言,是因为诸臣援引宋高宗南逃偏安为先例,祁彪佳认为这有损朝廷的威信,在政治结局的预示上也于朝廷不利.第二次抗言,是因为有人怂恿福王登基称帝,祁彪佳认为急于继承大统会有所不利,另外劝表未到就会名不正言不顺.
(6)募勇士、斩乱兵、摄兴平伯(杰).
看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文言文中与“其子趋而视之”一句的之用法和意思相同的句子有那些? 2020-05-23 …
文言文的之字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的之用法与解释,拔剑撞而破之的之何意 2020-06-09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马说》一文的作者是我国唐代文学家韩愈,他是我国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B. 2020-06-12 …
阅读《岳阳楼记》一文的几段文字,完成下列各题。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 2020-06-20 …
阅读《唐雎不辱使命》一文的节选文字,回答问题。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 2020-06-21 …
《核舟记》的结尾处详尽地说明了核舟上所刻的人物、事物和文字的数量.清人林嗣环的《口技》一文的结尾处 2020-06-24 …
阅读《陈涉世家》一文的节选文字,回答小题。(17分)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2020-06-27 …
总结一下《游褒禅山记》一文的判断句式是如何呈现的?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所谓华山洞者,以其 2020-06-28 …
阅读材料:材料一文明之所以进,其原因不一端,而思想自由,其总因也。欧洲之所以有今日,皆由十四五世纪时 2020-11-02 …
杨度认为:中华云者,以华夷别文化之高下也.即此以言,则中华之名词,不仅非一地域之国名,亦且非一血统之 2020-1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