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菱溪石记欧阳修菱溪之石有六,其四为人取去;其一差小而尤奇,亦藏民家;其最大者,偃然僵卧于溪侧,以其难徙,故得独存.每岁寒霜落,水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
菱溪石记 欧阳修 |
菱溪之石有六,其四为人取去;其一差小而尤奇,亦藏民家;其最大者,偃然僵卧于溪侧,以其难徙,故得独存.每岁寒霜落,水涸而石出,溪傍人见其可怪,往往祀以为神. 菱溪,按图与经皆不载.唐会昌中,刺史李濆为《荇溪记》,云水出永阳岭,西经黄道山下.以地求之,今无所谓荇溪者.询于滁州人,曰此溪是也.杨行密有淮南,淮人为讳其嫌名,以荇为菱;理或然也. 溪傍若有遗址,云故将刘金之宅,石即刘氏之物也.金,为吴时贵将,与行密俱起合肥,号三十六英雄,金其一也.金本武夫悍卒,而乃能知爱赏奇异,为儿女子之所好, 岂非遭逢乱世,功成志得,骄于富贵之佚欲而然邪 想其陂池台榭、奇木异草与此石称,亦一时之盛哉!今刘氏之后散为编民,尚有居溪傍者.予感夫人物之废兴,惜其可爱而弃也,乃以三牛曳置幽谷;又索其小者,得于白塔民朱氏,遂立于亭之南北.亭负城而近,以为滁人岁时嬉游之好. 夫物之奇者,弃没于幽远则可惜,置之耳目则爱者不免取之而去.嗟夫,刘金者虽不足道,然亦可谓雄勇之士,其平生志意,岂不伟哉!及其后世,荒堙零落,至于子孙,泯没而无闻,况欲长有此石乎?用此可为富贵者之戒.而 好奇之土,闻此石者,可以一赏而足,何必取而去也哉 .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按 图与经皆不载 按:依照 B.淮人为 讳 其嫌名 讳:避忌 C.奇木异草与此石 称 称:号称 D.亭 负 城而近 负:依仗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 以 其难徙,故得独存② 以 其乃华山之阳名之曰 B.①而 乃 能知爱赏奇异②当 乃 立者公子扶苏 C.①惜 其 可爱而弃也② 其 孰能讥之乎 D.①遂立 于 亭之南北②故内惑 于 郑袖,外欺于张仪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段开篇点题,交代石的处所和环境,溪旁住的人常常把石作为神灵祭祀,突出了石的奇异. B.文章第三段叙述作者探寻菱溪石,并从刘金后代那里找到一大一小两块石头,将其立在亭子的南北两侧. C.作者的笔触不仅仅停留在对菱溪石的客观描写上,而是以“人物之废兴”来挖掘作品的深刻的思想意蕴. D.篇末作者把巨石搬至丰乐亭边,“以为滁人岁时嬉游之好”,这反映出作者与民同乐的坦荡胸襟.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岂非遭逢乱世,功成志得,骄于富贵之佚欲而然邪?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好奇之土,闻此石者,可以一赏而足,何必取而去也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B 2.A 3.B 4.(1)难道不是他身处乱世,功成名就,在大富大贵之后的奢欲骄纵让他这样做的吗? (2)那些喜欢奇异事物的人,听说了这块石头,也就可以来欣赏一下得到满足,为什么一定要取走(占为己有)离开呢! |
看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阅读下面...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各题。收藏是一种物证马未都①文物兼精神与物质两方面属性。②文物收藏之所以诱人,藏 2020-07-13 …
阅读下文,①昔岁吾行吴江上,得亭长所贻剑,匣藏爱重,未曾亵视.今年秋在秦,无何发开,见惨翳积蚀,仅 2020-07-15 …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天后时,尝赐太平公主细器宝物两食盒,所直黄金千镒,公主纳之藏中。岁余取之,尽 2020-11-05 …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天下第一桩凌鼎年在娄城收藏界,郑有樟是个怪人,他不藏字画不藏玉,不喜瓷器不喜 2020-11-07 …
阅读下文,完成1——4题。美丽的谎言明明瘦瘦的,12岁了,看上去顶多10岁模样,大大的眼睛里,总好像 2020-11-08 …
阅读下文,完成1~4题。汉藏文化同源论龙西江(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汉藏同源首先是血缘上的同源。 2020-11-15 …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六岁善文辞,九岁得颜师古注《汉书》读之,作《指瑕》阅读下 2020-11-30 …
阅读下文,完成第1―5题。(14分)藏书票(1)藏书票是供藏书用的,其最初的功能和藏书印章一样,属于 2020-12-04 …
阅读下文,完成第1―5题。(14分)藏书票(1)藏书票是供藏书用的,其最初的功能和藏书印章一样,属于 2020-12-04 …
老寿星:上联: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下联:古稀双庆,又多一个春秋.上下联中都暗藏了老寿星的岁数,问老 2021-0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