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文言文,thanks孔子行道而息,马逸①,食人之稼,野人②取其马.子贡请往说之.毕辞,野人不听.有鄙人③始事孔子者曰请往说之,因谓野人曰:“子不耕于东海,吾不耕于西海也.吾马何得不食子之禾?
题目详情
文言文,thanks
孔子行道而息,马逸①,食人之稼,野人②取其马.子贡请往说之.毕辞,野人不听.有鄙人③始事孔子者曰
请往说之,因谓野人曰:“子不耕于东海,吾不耕于西海也.吾马何得不食子之禾?”其野人大说,相谓曰:“说
皆如此其辩也,独如向④之人!”解马而与之.
【注释】①逸:跑.
②野人:农夫.
③鄙人:仆人.
④向:从前.
阅读训练
1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而”与例句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解马而与之
A
.泉香而酒例
B.
然则何时而乐耶
C
.而吾以捕蛇独存
D.
乃记之而去
2
.给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注音并解释.
①子贡请往说之
说:
___ ___
②其野人大说
说:
___ ___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
有鄙人始事孔子者曰说往说之
译文
②
吾马何得不食子之禾
译文
4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
A
.孔子在路上休息时马吃了人家的庄稼,农夫将马捉住.
B
.子贡自告奋勇地去要马但到底也没有说服农夫.
C
.孔子的仆人因刚开始跟随孔子而想表现自己就抢先去说服农夫.
D
.文章虽短却说明了说话的方式方法要适合情境、对象的道理.
5
.填空.
①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经典《
》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行.
③
请将下面横线的内容补充完整.
子曰:
“三人行,
;
,
.
”
孔子行道而息,马逸①,食人之稼,野人②取其马.子贡请往说之.毕辞,野人不听.有鄙人③始事孔子者曰
请往说之,因谓野人曰:“子不耕于东海,吾不耕于西海也.吾马何得不食子之禾?”其野人大说,相谓曰:“说
皆如此其辩也,独如向④之人!”解马而与之.
【注释】①逸:跑.
②野人:农夫.
③鄙人:仆人.
④向:从前.
阅读训练
1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而”与例句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解马而与之
A
.泉香而酒例
B.
然则何时而乐耶
C
.而吾以捕蛇独存
D.
乃记之而去
2
.给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注音并解释.
①子贡请往说之
说:
___ ___
②其野人大说
说:
___ ___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
有鄙人始事孔子者曰说往说之
译文
②
吾马何得不食子之禾
译文
4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
A
.孔子在路上休息时马吃了人家的庄稼,农夫将马捉住.
B
.子贡自告奋勇地去要马但到底也没有说服农夫.
C
.孔子的仆人因刚开始跟随孔子而想表现自己就抢先去说服农夫.
D
.文章虽短却说明了说话的方式方法要适合情境、对象的道理.
5
.填空.
①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经典《
》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行.
③
请将下面横线的内容补充完整.
子曰:
“三人行,
;
,
.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精锐教育提醒您:
1D;
2shui,劝说;yue,高兴;
3有个刚刚跟随孔子学习的粗俗的人说,请让我去劝说他吧.
我的马怎么可能不去吃你的庄稼
4C
5《论语》
6则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D;
2shui,劝说;yue,高兴;
3有个刚刚跟随孔子学习的粗俗的人说,请让我去劝说他吧.
我的马怎么可能不去吃你的庄稼
4C
5《论语》
6则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看了 文言文,thanks孔子行道...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下列选项中对“之”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向之所欣②纵一苇之所如③哀吾生之须臾④苟非吾之所有 2020-04-07 …
下列句子中,最能体现苏东坡旷达胸怀的一项是:( )A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B自其不变之而观之, 2020-05-16 …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2020-06-20 …
下列句子与“某所,而母立于兹”中的“所”字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此予之所得也B.与其所以失 2020-07-16 …
《前赤壁赋》中,苏轼用来解脱精神苦闷的哲理是().A.“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B.清风、明月 2020-07-24 …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翻译成现代汉语 2020-11-21 …
翻译下列句子。(8分)①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2分)②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2分)③苟非 2020-11-26 …
高一古文赤壁赋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2.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有何羡乎3.且夫天 2021-01-08 …
“乎”和“所”的意思郁乎苍苍知不可乎骤得相与枕藉乎舟中苟非吾之所有而吾与子之所共适纵一苇之所如 2021-01-10 …
解释下列加粗虚词的意义及用法。(1)之①纵一苇之所如②凌万顷之茫然③扣舷而歌之④苟非吾之所有(2)于 2021-0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