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新城道中其二①苏轼身世悠悠我此行,溪边委辔听溪声。散材畏见搜林斧,疲马思闻卷旆钲②。细雨足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新城道中其二①
苏轼
身世悠悠我此行,溪边委辔听溪声。散材畏见搜林斧,疲马思闻卷旆钲②。
细雨足时茶户喜,乱山深处长官清。人间歧路知多少?试向桑田问耦耕③。
注:①神宗熙宁六年(1073)的春天,在宋朝激烈的党争中,苏东坡无法在朝廷立足,请求外调杭州任地方官,诗人在杭州通判任上出巡所领各属县。新城在杭州西南。②钲:古代乐器。击之而鸣。③耦耕,是指二人并耕。
1、结合全诗,分析“散材畏见搜林斧,疲马思闻卷旆钲”的妙处。(5分)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加以赏析。(6分)
【小题1】“散材”、“疲马”,都是作者自况,运用比喻的手法。(1分)“散材”,指无用之才,此处为作者自喻。“搜林斧”,比喻政敌的迫害。即使任官在外,作者也在担心随时可能飞来的横祸降临。(2分)这两句表明作者对政治斗争、对复杂的官场感到厌倦,自己就像那久在沙场冲锋陷阵的战马,早已疲惫不堪,很想听到鸣金收兵的休息讯号。所以,作者对自己目前这样悠然自在的生活感到惬意。(2分)
【小题2】①颔联,散材和疲马都是作者自况,苏东坡在朝廷激烈的党争中立足,自请外调,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的厌倦之情,以及作者对自己目前这样悠然自在生活的惬意之情。(3分)②尾联,诗人向田园中的农夫问路,同时也暗用了《论语》中孔子向隐者长沮、桀溺问路的典故,诗人以此表达自己归隐的想法。(3分)【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回答此题,有一定难度,首先要明确诗句意思。这里,散材和疲马都是作者自况,在宋朝激烈的党争中,苏东坡无法在朝廷立足,才请求外调杭州任地方官。散材,指无用之才,用的是《庄子》的典故。搜林斧比喻政敌的迫害,诗人对政治斗争、官场角逐早已经感到厌倦,就好比久在沙场的战马,已经疲惫不堪,很像听到鸣金收兵的讯号。据此归纳回答即可。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2】
试题分析:回答此题,注意结合诗的内容以及诗下背景资料,此首诗诗人由写景色为主转入抒情为主,写诗人苏东坡山行时的感该。行进在这崎岖漫长的山路,不禁使诗人联想到人生的旅途同样也是这样崎岖而漫长。行进在这崎岖漫长的山路上,不禁使诗人联想到人生的旅途,同样是这样崎岖而漫长。有山重水复,也有柳暗花明;有阴风惨雨,也有雨过天晴。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人生,这是作者要表达的,尤其在是的尾联处,能够看出诗人的思想感情。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6-7题。秋风引刘禹锡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朝来入庭 2020-06-12 …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2题。秋风引刘禹锡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1.此诗中 2020-06-12 …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杂诗(沈佺期)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①。少妇 2020-06-18 …
阅读《闻雁》一诗,完成下列各题。闻雁韦应物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1)下 2020-06-29 …
阅读《闻雁》一诗,完成下列各题。闻雁韦应物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1)下列 2020-11-12 …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020-11-29 …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 2020-11-29 …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各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 2020-12-01 …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各题木兰诗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 2020-12-09 …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2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迢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 2021-0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