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魏书祖莹传的文言文翻译
题目详情
魏书祖莹传的文言文翻译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祖莹,字元珍,范阳遒人.曾祖祖敏,在慕容垂政权中任平原太守.太祖平定中山,赐给他安固子爵位,拜授尚书左丞.死后,朝廷赠他为并州刺史.祖嶷,字元达.因为从驾出征平原的功劳,晋爵为侯,位至冯翊太守,死后朝廷赠他为幽州刺史.父亲祖季真,很熟悉前言往事,官至中书侍郎,卒于安远将军、巨鹿太守任上.
祖莹八岁,便能诵读《诗经》、《尚书》,十二岁,为中书学生,刻苦好学,不分昼夜地读书,父母担心他会读出病来,想制止他这样做但却不行,他经常在炭灰之中藏着火种,赶走书僮仆人,父母睡觉之后,用衣服遮住窗户,以防止光线漏出去,被家人发觉.由此他的声誉更高了,内外亲属都叫他为“圣小儿”.祖莹尤其喜欢写文章,中书监高允每每赞叹说:“这青年富有才识,不是其他学生能赶得上的,他一定会有大出息的.”
当时中书博士张天龙讲授《尚书》,选他为都讲.学生们都来了,祖莹晚上读书太劳累了,竟不知天亮了.上课时间已到,忙乱中祖莹误把同房学生赵郡的李孝怡一本《曲礼》拿到讲台上去了.博士十分严厉,祖莹不敢回去换书,于是只好把《曲礼》放到案桌上,念诵《尚书》文三篇,竟不漏一字.讲完之后,孝怡觉得很奇怪,查明原委,就向博士说了这件事,惹得学中师生,大为惊奇.后来高祖听说此事,召他入内宫,要他诵背五经章句,并讲述大义,皇帝惊叹不已.祖莹出去之后,高祖开玩笑地对卢昶说:“过去流放共工的幽州北边荒凉地方,怎么会冒出这样的孩子来?”卢昶说:“当是才为世而生.”祖莹以才学名声被任命为太学博士.征授司徒、彭城王元勰的法曹参军.高祖对勰说:“萧赜以王元长为子良法曹,今天我为你任命祖莹,这岂不可以与之匹敌了吗?”命祖莹为彭城王元勰幕府书记.祖莹与陈郡的袁翻齐名秀出,当时人编了一首歌谣说:“京师楚楚,袁与祖;洛中翩翩,祖与袁.”又迁任尚书三公郎.尚书令王肃曾经在衙门里吟咏一首《悲平城诗》,诗说:“悲平城,驱马入云中.阴山常晦雪,荒松无罢风.”彭城王元勰很是为其文辞优美所嗟叹,想让王肃再吟,可是语出差错:“王公您吟咏情性,词语声律,都特别优美,是不是可以再吟一遍《悲彭城诗》.”王肃一听,开玩笑说:“怎么《悲平城》变成了《悲彭城》了.”元勰顿时脸红.祖莹当时在座,就说:“有《悲彭城》,只不过是王公您没有见过.”王肃说:“能否读来听听.”祖莹应声诵读:“悲彭城,楚歌四面起;尸积石梁亭,血流睢水里.”王肃听罢,很是惊叹.勰也大为高兴,回来对祖莹说:“当时你定是神口.今天若不是你,我非得被吴子所屈不可.”
祖莹任冀州镇东府长史,因贿赂一事败露,被除名.后来侍中崔光推荐他为博士,仍领授尚书左户部职.李崇以都督身份北征,引莹为其长史.因军资被人截没,又被除名.没多久,任散骑侍郎.孝昌年间,在广平王府第挖得古代宝印,皇帝下诏让祖莹与黄门侍郎李琰之辨别为什么时候的东西.祖莹说:“这是于阗国王在晋朝太康年间献给皇上的礼物.”于是用墨涂字验看,果然像祖莹所说那样,当时人称他为博物多识的专家.累迁国子祭酒,领给事黄门侍郎,幽州大中正,监察记录皇帝起居事,又监督朝议事宜.元颢来到洛阳,任祖莹为殿中尚书.庄帝还宫,因他替元颢起草诏书,列举..朱荣罪状,免官.后来,朝廷又提拔他为秘书监,中正官职如故.因他参加讨论律历,朝廷赐他爵位容城县子.因事被囚廷尉狱中.前废帝升任他为车骑将军.当初,庄帝末年,..朱兆入洛阳,军人焚烧掌音乐的官署,钟石管弦等各种乐器,无一幸存.皇帝令祖莹与录尚书事长孙稚、侍中元孚掌管制造各种乐器,三年就制造完成,具体情况记在《乐志》.升为车骑大将军.等到出帝登基,祖莹以太常行礼,被封为文安县子.天平初年(534~535),都将迁邺,齐献武王就此事召见祖莹讨论.因功迁升仪同三司,晋爵为伯.逝世,朝廷赠他为尚书左仆射、司徒公、冀州刺史.
祖莹以文学为世人所重,他常对人说:“文章必须自出匠心,成一家风骨,怎能道别人可以说出的呢?”大概这话说的是世人喜欢剽窃他人文字,以作己用的现象.祖莹的文章,也不是没有天才的火花,只是不能调整统一,玉石都有,剪裁功夫,却不如袁、常二人.祖莹性情豪爽,气节很高,士人有什么麻烦事,托命于他,他必然会尽力相救,当时人也因此夸奖他.祖莹的文集流行于世.子祖王廷,字孝征,袭其爵位.
祖莹八岁,便能诵读《诗经》、《尚书》,十二岁,为中书学生,刻苦好学,不分昼夜地读书,父母担心他会读出病来,想制止他这样做但却不行,他经常在炭灰之中藏着火种,赶走书僮仆人,父母睡觉之后,用衣服遮住窗户,以防止光线漏出去,被家人发觉.由此他的声誉更高了,内外亲属都叫他为“圣小儿”.祖莹尤其喜欢写文章,中书监高允每每赞叹说:“这青年富有才识,不是其他学生能赶得上的,他一定会有大出息的.”
当时中书博士张天龙讲授《尚书》,选他为都讲.学生们都来了,祖莹晚上读书太劳累了,竟不知天亮了.上课时间已到,忙乱中祖莹误把同房学生赵郡的李孝怡一本《曲礼》拿到讲台上去了.博士十分严厉,祖莹不敢回去换书,于是只好把《曲礼》放到案桌上,念诵《尚书》文三篇,竟不漏一字.讲完之后,孝怡觉得很奇怪,查明原委,就向博士说了这件事,惹得学中师生,大为惊奇.后来高祖听说此事,召他入内宫,要他诵背五经章句,并讲述大义,皇帝惊叹不已.祖莹出去之后,高祖开玩笑地对卢昶说:“过去流放共工的幽州北边荒凉地方,怎么会冒出这样的孩子来?”卢昶说:“当是才为世而生.”祖莹以才学名声被任命为太学博士.征授司徒、彭城王元勰的法曹参军.高祖对勰说:“萧赜以王元长为子良法曹,今天我为你任命祖莹,这岂不可以与之匹敌了吗?”命祖莹为彭城王元勰幕府书记.祖莹与陈郡的袁翻齐名秀出,当时人编了一首歌谣说:“京师楚楚,袁与祖;洛中翩翩,祖与袁.”又迁任尚书三公郎.尚书令王肃曾经在衙门里吟咏一首《悲平城诗》,诗说:“悲平城,驱马入云中.阴山常晦雪,荒松无罢风.”彭城王元勰很是为其文辞优美所嗟叹,想让王肃再吟,可是语出差错:“王公您吟咏情性,词语声律,都特别优美,是不是可以再吟一遍《悲彭城诗》.”王肃一听,开玩笑说:“怎么《悲平城》变成了《悲彭城》了.”元勰顿时脸红.祖莹当时在座,就说:“有《悲彭城》,只不过是王公您没有见过.”王肃说:“能否读来听听.”祖莹应声诵读:“悲彭城,楚歌四面起;尸积石梁亭,血流睢水里.”王肃听罢,很是惊叹.勰也大为高兴,回来对祖莹说:“当时你定是神口.今天若不是你,我非得被吴子所屈不可.”
祖莹任冀州镇东府长史,因贿赂一事败露,被除名.后来侍中崔光推荐他为博士,仍领授尚书左户部职.李崇以都督身份北征,引莹为其长史.因军资被人截没,又被除名.没多久,任散骑侍郎.孝昌年间,在广平王府第挖得古代宝印,皇帝下诏让祖莹与黄门侍郎李琰之辨别为什么时候的东西.祖莹说:“这是于阗国王在晋朝太康年间献给皇上的礼物.”于是用墨涂字验看,果然像祖莹所说那样,当时人称他为博物多识的专家.累迁国子祭酒,领给事黄门侍郎,幽州大中正,监察记录皇帝起居事,又监督朝议事宜.元颢来到洛阳,任祖莹为殿中尚书.庄帝还宫,因他替元颢起草诏书,列举..朱荣罪状,免官.后来,朝廷又提拔他为秘书监,中正官职如故.因他参加讨论律历,朝廷赐他爵位容城县子.因事被囚廷尉狱中.前废帝升任他为车骑将军.当初,庄帝末年,..朱兆入洛阳,军人焚烧掌音乐的官署,钟石管弦等各种乐器,无一幸存.皇帝令祖莹与录尚书事长孙稚、侍中元孚掌管制造各种乐器,三年就制造完成,具体情况记在《乐志》.升为车骑大将军.等到出帝登基,祖莹以太常行礼,被封为文安县子.天平初年(534~535),都将迁邺,齐献武王就此事召见祖莹讨论.因功迁升仪同三司,晋爵为伯.逝世,朝廷赠他为尚书左仆射、司徒公、冀州刺史.
祖莹以文学为世人所重,他常对人说:“文章必须自出匠心,成一家风骨,怎能道别人可以说出的呢?”大概这话说的是世人喜欢剽窃他人文字,以作己用的现象.祖莹的文章,也不是没有天才的火花,只是不能调整统一,玉石都有,剪裁功夫,却不如袁、常二人.祖莹性情豪爽,气节很高,士人有什么麻烦事,托命于他,他必然会尽力相救,当时人也因此夸奖他.祖莹的文集流行于世.子祖王廷,字孝征,袭其爵位.
看了 魏书祖莹传的文言文翻译...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老师把书平均分给李莹和张昭,李莹把书分给张昭4本后,张昭的书就是李莹的2倍.李莹和张昭原来各有几本 2020-05-13 …
下图是魏碑书法,对此表述不正确的是[]A.北魏书法刚劲有力,气势雄厚,别具风格B.反映了北魏政府重 2020-05-14 …
祖莹读书中哪些语句表现了祖莹勤奋读书 2020-05-21 …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为何列第二?或曰:"陈寿晋臣,晋受魏禅,魏书故居第一;又其蜀人,故仍置蜀书于魏书之 2020-06-09 …
世说新语中北魏的名人轶事急求世说新语或其他魏晋典籍中有关北魏和平城相关的人物或事件!回答好的追加1 2020-06-11 …
魏书祖莹传的文言文翻译 2020-06-27 …
英语翻译1、甚欲使卿在亲近,顾以为不如此州事大.(三国志·魏书)2、辽等素知王意,后召前至,卿受其 2020-07-03 …
《三国志·魏书·钟繇等传》的译文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2020-07-28 …
《魏书》记载“北魏孝《魏书》记载“北魏孝文帝曾下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此诏 2020-12-21 …
后汉书--译文王充字仲任,会稽上虞人也,其先自魏郡元城徙焉.充少孤,乡里称孝.后到京师,受业太学,师 2020-12-24 …
相关搜索:魏书祖莹传的文言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