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英法两国代议制发展简要进程材料二预备立宪原则为“大政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也就是说宪政改革是以国家为指导。从改革步驟来看是先从改革
题目详情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英法两国代议制发展简要进程

材料二 预备立宪原则为“大政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也就是说宪政改革是以国家为指导。从改革步驟来看是先从改革官制入手。清政府确立了师法日本的指导思想,明治维新从改革官制入手,清政府也是如此。官制改革借鉴了西方“三权分立”的主张和文官制度的某些经验和做法,对旧有官制作了较大调整和改变。调整了国家机关,明确职责。根据“三权分立”思想,“分权以定限”,设立资政院。
--《晚清宪政考》材料三 孙中山晚年颇为深刻地认识到,建立共和,“民权何由而发达?则从团结人心,纠合群力始”。可是,“十年以前,非特一般人不知共和为何物,更有甚者,反而希望满清复辟”。……“至于欧美的风土人情和中国不同的地方是很多的,如果不管自己的风土人情是怎么样,便像学外国的机器一样,把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硬搬进来,那便是大错”。
--董方奎《评孙中山晚年政体思想的飞跃》(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英、法两国代议制民主在发展进程中体现的相同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晚清预备立宪的特点。
(3)材料三中,孙中山是怎样反思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失败的?通过以上材料,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材料一英法两国代议制发展简要进程

材料二 预备立宪原则为“大政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也就是说宪政改革是以国家为指导。从改革步驟来看是先从改革官制入手。清政府确立了师法日本的指导思想,明治维新从改革官制入手,清政府也是如此。官制改革借鉴了西方“三权分立”的主张和文官制度的某些经验和做法,对旧有官制作了较大调整和改变。调整了国家机关,明确职责。根据“三权分立”思想,“分权以定限”,设立资政院。
--《晚清宪政考》材料三 孙中山晚年颇为深刻地认识到,建立共和,“民权何由而发达?则从团结人心,纠合群力始”。可是,“十年以前,非特一般人不知共和为何物,更有甚者,反而希望满清复辟”。……“至于欧美的风土人情和中国不同的地方是很多的,如果不管自己的风土人情是怎么样,便像学外国的机器一样,把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硬搬进来,那便是大错”。
--董方奎《评孙中山晚年政体思想的飞跃》(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英、法两国代议制民主在发展进程中体现的相同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晚清预备立宪的特点。
(3)材料三中,孙中山是怎样反思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失败的?通过以上材料,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小问的相同点,依据材料一英法两国代议制发展简要进程和结合所学可知,相同点是都发生暴力革命;都经历长期曲折的斗争;都建立了代议制民主;通过立法来保障民主政体.
(2)本小问的特点,依据材料二“宪政改革是以国家为指导”、“先从改革官制入手”、“清政府确立了师法日本的指导思想”、“官制改革借鉴了西方‘三权分立’的主张”可以得出特点是在国家的指导下进行;以改革官制为起点;效仿日本;借鉴三权分立的思想.
(3)第一小问的反思,依据材料三“民权何由而发达?则从团结人心,纠合群力始”、“十年以前,非特一般人不知共和为何物,更有甚者,反而希望满清复辟”、“至于欧美的风土人情和中国不同的地方是很多的,如果不管自己的风土人情是怎么样,便像学外国的机器一样,把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硬搬进来,那便是大错”可以得出反思是缺乏共和政治的社会基础;缺乏对国情的正确认识.第二小问的认识,依据三则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民主政治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民主政治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要建立符合本国国情的民主体制.
故答案为:
(1)相同点:都发生暴力革命;都经历长期曲折的斗争;都建立了代议制民主;通过立法来保障民主政体.
(2)在国家的指导下进行;以改革官制为起点;效仿日本;借鉴三权分立的思想.
(3)反思:缺乏共和政治的社会基础;缺乏对国情的正确认识.
启示:民主政治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民主政治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要建立符合本国国情的民主体制.
(2)本小问的特点,依据材料二“宪政改革是以国家为指导”、“先从改革官制入手”、“清政府确立了师法日本的指导思想”、“官制改革借鉴了西方‘三权分立’的主张”可以得出特点是在国家的指导下进行;以改革官制为起点;效仿日本;借鉴三权分立的思想.
(3)第一小问的反思,依据材料三“民权何由而发达?则从团结人心,纠合群力始”、“十年以前,非特一般人不知共和为何物,更有甚者,反而希望满清复辟”、“至于欧美的风土人情和中国不同的地方是很多的,如果不管自己的风土人情是怎么样,便像学外国的机器一样,把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硬搬进来,那便是大错”可以得出反思是缺乏共和政治的社会基础;缺乏对国情的正确认识.第二小问的认识,依据三则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民主政治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民主政治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要建立符合本国国情的民主体制.
故答案为:
(1)相同点:都发生暴力革命;都经历长期曲折的斗争;都建立了代议制民主;通过立法来保障民主政体.
(2)在国家的指导下进行;以改革官制为起点;效仿日本;借鉴三权分立的思想.
(3)反思:缺乏共和政治的社会基础;缺乏对国情的正确认识.
启示:民主政治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民主政治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要建立符合本国国情的民主体制.
看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3题吕蒙正字圣功,河南人,太平兴国二年擢进士第一.五年,拜左补阙,知制 2020-05-13 …
(13分)朝议,是指古代中国皇帝召集重要官员在朝堂开会,讨论国家军国要务,大臣畅所欲言,最后仍由皇 2020-06-17 …
清朝有一员名将与太平军作战,总吃败仗,他起草给朝廷中的报告写道:臣屡战屡败.手机谋士看了,建议他改 2020-07-02 …
清朝有一员名将与太平军作战,总吃败仗,他起草给朝廷中的报告写道:"臣屡战屡败."手下谋士看了,建议 2020-07-02 …
清朝有一员名将与太平军作战,总吃败仗,他起草给朝廷中的报告写道:“臣屡战屡败.”手下谋士看了,建议 2020-07-02 …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的作用不包括A.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B.使英国的议会制度朝着 2020-11-05 …
谁的语文功底较好?1、清朝有一位名将与太平军作战,总吃败仗,他起草给朝廷中的报告写道:臣屡战屡败.手 2020-11-22 …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朝议,是指古代中国皇帝召集重要官员在朝堂开会,讨论国家军国要务,大臣 2020-12-20 …
七年级的语文题1.清朝有一员名将与太平军作战,总吃败仗,他起草给朝廷的报告写道:“臣屡战屡败.”手下 2020-12-29 …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的作用不包括A.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B.使英国的议会制度朝着 2021-0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