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13分)朝议,是指古代中国皇帝召集重要官员在朝堂开会,讨论国家军国要务,大臣畅所欲言,最后仍由皇帝决断的制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一、议定皇帝名号:(公元前
题目详情
(13分)朝议,是指古代中国皇帝召集重要官员在朝堂开会,讨论国家军国要务,大臣畅所欲言,最后仍由皇帝决断的制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一、议定皇帝名号: (公元前221年),秦灭掉了关东六国中最后的齐国,“一统天下”。赢政召开了由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动、廷尉李斯等重要公卿参加的朝廷会议。会议商讨的主题:“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 二、“封建”还是“郡县”? 三、再兴“封建”论,却发“焚书”难 材料二:太宗曰:“……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 ![]() ——《贞观政要》 材料三:洪武十三年,朱元璋以宰相胡惟庸谋反伏诛,于是废宰相。……相权与君权合而为一,明朝早期皇帝大权独揽。但由于国家事务繁多,皇帝无法处理,洪武十五年九月罢四辅官,仿宋殿阁制设内阁。内阁只为皇帝的顾问,奏章的批答为皇帝的专责。内阁大学业士一职多以硕德宿儒或朝中大臣担任,只照皇帝意旨写出,称“传旨 ![]() ![]() ——百度百科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秦朝前两次朝议“定乾坤”是指什么?(2分) (2)材料二中唐太宗认为“委百司商量”国事的主要理由。他如何“委百司商量”国事?(4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明朝内阁主要职责,据此概述明朝政治的特点。(3分) (4)综上材料,分析朝议制度的利弊。(4分)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3分)(1)确定了“皇帝”名号;在全国推行郡县制。(2分) (2)理由:地广人众,事杂多变;一人独断,易出错,可能会导致国亡。(2分)过程:在门下省下设政事堂。由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宰相及大臣在此共议军国大事,最后由皇帝裁决。(2分) (3)充当皇帝的顾问,“传旨当笔”;后有“票拟”之权,但受司礼监制约。 (2分)特点:群主专制强化。(1分) (4)利:大臣 们议政,可以集思广益,不失为在君主专制制度之下,减少决策失误的有效途径。(2分)弊:朝议仅仅是作为皇帝裁决的依据,国 家的法律、政策都决定于皇帝一人的意志;在群主专制强化的明清时期,容易使君臣悬隔,朝廷大臣难以参与议政。(2分) |
略 |
看了 (13分)朝议,是指古代中国...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汽车产品型号由企业名称代号、车辆类型代号、主参数代号、产品序号组成,必要时可附加企业自定代号。 2020-05-31 …
求化学元素周期表1至20的名称代号,要按顺序,带上拼音,有的我不认识 2020-06-09 …
四人女生寝室中每人取代号四人女生寝室取代号要求一个人一个字每个字都不难听四个字可以凑成一个比较有意 2020-06-2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王嬴政兼并六国后,创造性地为自己选择了“皇帝”的名号。“皇”代表着 2020-06-21 …
明清两代的皇室宗亲触犯国法,有宗人府按皇室家法处置。宗人府一度成为连皇帝也要礼敬三分的超然机构。它 2020-06-21 …
明清两代的皇室宗亲触犯国法,由宗人府按皇室家法处置。宗人府一度成为连皇帝也要礼敬三分的超然机构。它 2020-06-21 …
位于北京南端的天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和祈祷五谷丰收的地方,每年冬至日,皇帝都要到天坛举行祭天大典 2020-07-28 …
小敏在查阅资料时,发现中国古代有一位少数民族皇帝,要求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 2020-07-28 …
明清两代的皇室宗亲触犯国法,有宗人府按皇室家法处置。宗人府一度成为连皇帝也要礼敬三分的超然机构。它既 2020-11-30 …
我国著名历史学家郭志坤在《秦始皇大传》中说到,“从政治高度意义上考虑问题,‘始皇’这个称号,对秦始皇 2021-01-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