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13分)朝议,是指古代中国皇帝召集重要官员在朝堂开会,讨论国家军国要务,大臣畅所欲言,最后仍由皇帝决断的制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一、议定皇帝名号:(公元前

题目详情
(13分)朝议,是指古代中国皇帝召集重要官员在朝堂开会,讨论国家军国要务,大臣畅所欲言,最后仍由皇帝决断的制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一、议定皇帝名号:
(公元前221年),秦灭掉了关东六国中最后的齐国,“一统天下”。赢政召开了由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动、廷尉李斯等重要公卿参加的朝廷会议。会议商讨的主题:“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
二、“封建”还是“郡县”?
三、再兴“封建”论,却发“焚书”难
材料二:太宗曰:“……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 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贞观政要》
材料三:洪武十三年,朱元璋以宰相胡惟庸谋反伏诛,于是废宰相。……相权与君权合而为一,明朝早期皇帝大权独揽。但由于国家事务繁多,皇帝无法处理,洪武十五年九月罢四辅官,仿宋殿阁制设内阁。内阁只为皇帝的顾问,奏章的批答为皇帝的专责。内阁大学业士一职多以硕德宿儒或朝中大臣担任,只照皇帝意旨写出,称“传旨 当笔”。权力及地位尚不 如过去的宰相。宣宗时期,……批准内阁在奏章上以条旨陈述己见。称为“票拟”制度,又授予宦官机构司礼监“批朱”。票拟之法补救可君主不愿面见阁臣之弊。
——百度百科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秦朝前两次朝议“定乾坤”是指什么?(2分)
(2)材料二中唐太宗认为“委百司商量”国事的主要理由。他如何“委百司商量”国事?(4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明朝内阁主要职责,据此概述明朝政治的特点。(3分)
(4)综上材料,分析朝议制度的利弊。(4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3分)(1)确定了“皇帝”名号;在全国推行郡县制。(2分)
(2)理由:地广人众,事杂多变;一人独断,易出错,可能会导致国亡。(2分)过程:在门下省下设政事堂。由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宰相及大臣在此共议军国大事,最后由皇帝裁决。(2分)
(3)充当皇帝的顾问,“传旨当笔”;后有“票拟”之权,但受司礼监制约。 (2分)特点:群主专制强化。(1分)
(4)利:大臣 们议政,可以集思广益,不失为在君主专制制度之下,减少决策失误的有效途径。(2分)弊:朝议仅仅是作为皇帝裁决的依据,国 家的法律、政策都决定于皇帝一人的意志;在群主专制强化的明清时期,容易使君臣悬隔,朝廷大臣难以参与议政。(2分)

看了 (13分)朝议,是指古代中国...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为什么诸葛亮在提出建议之前先分析了蜀国目前的形势?第三四段推举了若干贤臣武将有什么用意?作者写本文  2020-06-09 …

英语翻译四年,积以论事,为当轴者所恨.轼恐不见容,请外,拜龙图阁学士、知杭州.未行,谏官言前相蔡确  2020-06-16 …

英语翻译隋主尝怒①一郎②,于廷前笞之.谏议大夫刘行本进曰:“此人素清,其过又小,愿少③宽之.”帝不  2020-06-17 …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12分)隋主尝怒①一郎②,于殿前笞之。谏议大夫③刘行本进曰:“此人素清,其过又  2020-06-28 …

请问这里说的是哪位皇帝?古时候,有一个贤明的皇帝,他鼓励大臣们积极进谏,发现问题就指出,有好的建议  2020-07-01 …

“军机大臣膝跪地,上传下达传帝意。”关于军机处的表述正确的是①设于康熙帝时,撤于光绪帝时②军国大事  2020-07-28 …

宋辽,宋夏和义的共同点不包括A.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B.导致了政权并立局面的形成C.促进了北  2020-07-28 …

西周中叶以来,帝王、诸侯等死后,朝廷根据其生前事迹及品德,给予一个评定性的称号,称之为“谥法”。秦始  2020-11-22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国初……军国大事,皆交议政王大臣,半皆贵胄世爵,不谙世务。宪庙设立军机大臣……  2020-11-27 …

1641年12月1日送呈国王的《大抗议书》中说:“上下两院恭请国王陛下录用那些国会所能信任的枢密大臣  2020-12-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