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宪章》所涉及的权利主体仅限于僧俗贵族和自由民,而自由民只占当时人口的l4%,这表明《大宪章》在人权保障上有很大的历史局限性。相比之下,《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在人
《大宪章》所涉及的权利主体仅限于僧俗贵族和自由民,而自由民只占当时人口的l4%,这表明《大宪章》在人权保障上有很大的历史局限性。相比之下,《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在人权保障方面的进步性突出表现在
A.实现了由人治向法治转变 B.人权保障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C.国王的权力开始受到限制 D.英国开始通过议会管理国家
分 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所学可知《权利法案》颁布后议会权力高于国王的权力,实现了由人治向法治转变,所以本题答案选A项。B、D不符合史实;C项不符合题意。
考点: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英国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权利法案》。 考点
分析:
考点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1、《权利法案》:1689年议会颁布-------立法权向议会转移 意义: ①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议会主权,国王的权利受到议会的明确限制,它标志着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②“光荣革命”后,英国实行议会与国王集体统治,统治方式从人治转向法治,英国社会从此进入了长期稳定发展的时期。 2、责任内阁制的形成—行政权向责任内阁转移: ①“光荣革命”后,国王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内阁承担实际行政职责。②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③19世纪中期,议会变成两大政党之间的权力角逐,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上台组阁,首相由多数党领袖担任,有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 3、责任内阁制特点:①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②责任内阁制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核心,名义上是对国王负责,实际上是对议会负责。 4、英国君主立宪制特点:①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以责任内阁为核心;②英国国王“统而不治”,是国家元首,扮演仪式性的角色;③英国的责任内阁制名义上是对国王负责,实际上是对议会负责;④内阁行使行政权,首相是最高行政首长,首相由议会多数党的领袖担任,有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⑤整个政治制度以代议制民主为基础。 试题属性 题型: 难度: 考核: 年级
()人问津()人天相()人之美()人唯贤()人之危()人制宜()人耳目()人不倦()人所难天从人() 2020-03-30 …
宋代曾规定,御史有“闻风弹人”之权,每月必须向上奏事一次,称“月课”;上任后百日必须弹人,否则就要 2020-06-17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非相《荀子》(节选)相人,古之人无有也,学者不道也。古者有姑布子卿①,今 2020-06-23 …
梁启超说:“贵族政治者,虽平民政治之蟊贼,然亦君主政治之悍敌也。……贵族之于平民,固少数也;其于君 2020-06-27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非相《荀子》(节选)相人,古之人无有也,学者不道也。古者有姑布子 2020-07-07 …
顾炎武认为“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他提出“众治”的主张:“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而卢 2020-07-09 …
朝廷疑议及百司表疏,皆密令万顷等参决,以分宰相之权。时人谓之“北门学士”。对材料“分宰相之权”理解正 2020-11-04 …
隋唐时,皇帝可指派其他官员参决大政,行宰相之权。唐代290年间共有369名宰相,数量之多为历代所仅见 2020-11-27 …
宋代曾规定,御史有“闻风弹人”之权,每月必须向上奏事一次,称“月课”;上任后百日必须弹人,否则就要罢 2020-12-06 …
宋代曾规定,御史有“闻风弹人”之权,每月必须向上奏事一次,称“月课”;上任后百日必须弹人,否则就要罢 2020-12-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