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其他-->
论语泰伯篇中有这样一章:"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怎么理解呢?论语泰伯篇中有这样一章:"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从
题目详情
论语泰伯篇中有这样一章:"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怎么理解呢?
论语泰伯篇中有这样一章:"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从事于斯矣.'" 意思是"有能力的人却向无能力的人请教,知识丰富的却向知识缺少的请教;有学问就像没学问一样,满腹知识却像一无所知一样,别人冒犯我却不计较".曾子只是说他的一个同学是这样的人,却没有做出评价.我对这种行为考虑了好久,不能理解这种行为.这样的人是好呢还是不好?为什么?
论语泰伯篇中有这样一章:"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从事于斯矣.'" 意思是"有能力的人却向无能力的人请教,知识丰富的却向知识缺少的请教;有学问就像没学问一样,满腹知识却像一无所知一样,别人冒犯我却不计较".曾子只是说他的一个同学是这样的人,却没有做出评价.我对这种行为考虑了好久,不能理解这种行为.这样的人是好呢还是不好?为什么?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这行为的好坏主要看你持的是那一种观点,论语是儒家思想,讲究的是内敛的中庸,他们要求的是完全的谦逊不张扬,讲究的是万事万物都有可以学习的地方,所以在文章中,曾子其实是在赞扬他的朋友是个真君子,能够虚怀若谷,没有争斗,是在说这样的行为值得学习,但儒学有些过分道德和理想,在现实中完全这样,并非好事~
看了 论语泰伯篇中有这样一章:"曾...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翻译下面文言文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 2020-05-13 …
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 2020-05-16 …
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10分)定公问:“一言可以兴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 2020-06-16 …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下面问题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 2020-07-02 …
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定公问:“一言而丧邦,有诸?” 2020-07-10 …
一句话评价历史人物(中国古代史):例如:黄帝:取得“涿鹿之战”胜利,被称为“人文初祖”差不多以这样 2020-07-13 …
和“百感交集”意思差不多以“万”字打头的的七言诗句?越多越好.完了,二了,是以“百”字开头,不是以 2020-07-30 …
1887年,黄遵宪花了12年的时间终于写成了《日本国志》,但国内知道的人并不多。若干年后,总理衙门章 2020-11-07 …
问两个生活常识(也可以算是物理常识)1.为什么往保温瓶内灌入大半瓶开水后,塞上木塞,木赛会跳出来?2 2020-11-21 …
往保温瓶中灌入大半瓶开水,赛上木塞,忽然听到‘噗’的一声木塞蹦出来了同时看到一股白气从瓶中冒出.而保 2020-1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