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甲乙两文,完成各题。甲景春①曰:“公孙衍、张仪②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③也,

题目详情
阅读甲乙两文,完成各题。
【甲】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注释】①②景春,公孙衍、张仪:皆为人名。   ③加冠礼,指成年。   ④通“汝”。
(《孟子•滕文公下》)
【乙】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出师表》)
(1)下面句子节奏划分最恰当的一项是___
A.先帝称/之/曰能  B.先帝称/之曰/能  C.先/帝称之/曰能  D.先帝/称之曰/能
(2)解释加点词。
①公孙衍、张仪岂不大丈夫哉? 诚: ___
②性行淑均 淑均: ___
晓畅军事 晓畅: ___
(3)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___
A. 顺为正者 美于徐公
B.富贵不 先帝称之曰
C. 此之大丈夫 太守自
D.我如浮云 试用昔日
(4)翻译句子。
①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②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
(5)依据甲文观点,乙文将军向宠的“大丈夫”气质体现在哪里?请简析。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划分句子结构.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弄清句子的成分,不要把句子割裂开.
“先帝”主语,其后要停顿;“称之曰”与“能”,动宾关系,其间要停顿.故句子划为:先帝/称之曰/能.所以: 
A:划分错误;
B:划分错误;
C:划分错误;
D:划分正确.
故选:D
(2)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
①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诚:真正,确实;   
②性格和品行善良公正.淑均:善良公正;  
③精通军事.晓畅:谙熟,精通.
(3)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一词多意的辨析能力.要求学生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理解词语的含义,并且能辨析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
A:把顺从作为原则的/都认为比徐公美.以:把/认为;
B:富贵不能使我骄奢淫逸/先帝称赞说他有才干.能:能够/才能;
C:这样才叫做大丈夫!/太守(欧阳修)用自己的号来命名.谓:都解释为“称作”.
D:对我来说像浮云一样/在从前任用时.于:对/在.
故选:C
(4)本题考查翻译句子.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句等.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义为辅.
①句中重点词语有:“而”,连词,表顺承;“惧”,害怕;“熄”,太平.句意为:(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安居家中,天下就太平无事.
②句中重点词语有:“愚”,谦称,我; “悉”,全;“咨”,询问;“之”,他.句意为:我认为军营中的大小事务,全都(要)向他询问,与他商议.(5)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
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施行“大道”,是个有志向,有能力的贤臣,是有作为的“大丈夫”,诸葛亮认为他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也证明这点.(要有因果分析,恰当引用)
答案:
(1)D
(2)①真正,确实;②善良公正;③谙熟,精通.
(3)C
(4)①(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安居家中,天下就太平无事.(“而”、“惧”、“安居”、“熄”、补足主语“他们”各0.5分)  
②我认为军营中的大小事务,全都(要)向他询问,与他商议.(“愚”、 “悉”、“咨”、“之”各0.5分)
(5)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施行“大道”,是个有志向,有能力的贤臣,是有作为的“大丈夫”,诸葛亮认为他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也证明这点.(意对即给分.要有因果分析,恰当引用)
看了 阅读甲乙两文,完成各题。甲景...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求这几句关于论语的问题答案!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子曰:“贤哉  2020-04-07 …

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的画线处断句。齐景公游于牛山之上,而北望齐,曰:“美哉国乎郁郁蓁蓁使古无死  2020-05-16 …

一,下列论语中的句子,表达了什么语气?(1)诲女知之乎()(2)是知也()(3)贤哉()(4)回也  2020-05-21 …

高中文言文翻译1唯大王与群臣孰计呼2汝识之乎3激昂大义,踏死不顾,亦曷故哉4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  2020-06-16 …

解决文言文一词多义(在线等)1危乎高哉的乎:2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的乎: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的  2020-06-25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齐景公游于牛山,北临其国城而流涕曰:“美哉国乎!郁郁芊芊,若何滂滂①  2020-06-29 …

若,夫,微,之,焉古代一词多义若A岂若吾乡邻之且只有是哉、夫A遂率荷担子孙三夫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B  2020-06-30 …

比较下列各句中“乎”字,对其意义与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吾又何怨乎今之人②叫嚣乎南北③生乎吾前  2020-07-01 …

之乎者也若夫何,其诸而乃且吁哉什么意思它的上2句是:也许似乎大概是,然而未必不见得.另有重赏  2020-07-02 …

有一对联,上联:之乎者也以焉哉下联是?之,乎,者,也,以,焉,哉:文言文常用的虚词!古代为文必不可  2020-07-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