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物理-->
小红在做“探究滑轮组钒械效率影响因素的实验”时.记录情况如下表:次数钩码重G/N钩码上升高度h/m拉力F自由端移动距离s/m机械效率η110.10.50.366.7
题目详情
小红在做“探究滑轮组钒械效率影响因素的实验”时.记录情况如下表:
(1)在图中画出实验时细线的缠绕方式.
(2)表格中实验次数2的机械效率为___
(3)由实验次数1和次数2可知,增加物体的重力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若改用两个动滑轮和两个定滑轮来提升原来的重物.则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___,其原因是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请指出实验、表格中不足的两个地方:
a:___
b:___
(5)本实验中若没有刻度尺,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___(用题中所给的字母表示)

次数 | 钩码重G/N | 钩码上升高度h/m | 拉力F | 自由端移动距离s/m | 机械效率η |
1 | 1 | 0.1 | 0.5 | 0.3 | 66.7% |
2 | 2 | 0.1 | 0.8 | 0.3 |
(2)表格中实验次数2的机械效率为___
(3)由实验次数1和次数2可知,增加物体的重力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若改用两个动滑轮和两个定滑轮来提升原来的重物.则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___,其原因是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请指出实验、表格中不足的两个地方:
a:___
b:___
(5)本实验中若没有刻度尺,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___(用题中所给的字母表示)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由表中数据可知,拉力移动的距离是物体上升高度的3倍,所以由3段绳子承担物重,绕法如图所示:

(2)第2次的机械效率为:η2=
=
=
×100%≈83.3%;
(3)比较机械效率的数据可知,用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的重物至同一高度,随着提升物重的增加,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变大;
改用二个动滑轮二个定滑轮来提升原来的重物,提升物体重力不变,动滑轮重力增大了,克服动滑轮重力做的额外功增多了,所以机械效率减小了;
(4)表格中设计的实验数据测量次数太少;拉力后面没有单位;
(5)若没有刻度尺测高度及绳自由端移动距离,则根据η=
=
和s=nh,可得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为η=
.
故答案为:(1)如上图;(2)83.3%;(3)变大;变小;提升物体重力不变,动滑轮重力增大了,克服动滑轮重力做的额外功增多了;(4)a:设计的实验次数少;b:物理量缺少单位;(5)④η=
.
(1)由表中数据可知,拉力移动的距离是物体上升高度的3倍,所以由3段绳子承担物重,绕法如图所示:

(2)第2次的机械效率为:η2=
W有 |
W总 |
Gh |
Fs |
2N×0.1m |
0.8N×0.3m |
(3)比较机械效率的数据可知,用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的重物至同一高度,随着提升物重的增加,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变大;
改用二个动滑轮二个定滑轮来提升原来的重物,提升物体重力不变,动滑轮重力增大了,克服动滑轮重力做的额外功增多了,所以机械效率减小了;
(4)表格中设计的实验数据测量次数太少;拉力后面没有单位;
(5)若没有刻度尺测高度及绳自由端移动距离,则根据η=
W有 |
W总 |
Gh |
Fs |
G |
nF |
故答案为:(1)如上图;(2)83.3%;(3)变大;变小;提升物体重力不变,动滑轮重力增大了,克服动滑轮重力做的额外功增多了;(4)a:设计的实验次数少;b:物理量缺少单位;(5)④η=
G |
nF |
看了 小红在做“探究滑轮组钒械效率...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环套在光滑的竖直杆上,用细线通过摩擦不计的滑轮与质量为M的砝码相连,滑轮与杆相 2020-05-17 …
不属于常见的危险密码的是哪个?()A.跟用户名相同的密码B.10位的综合型密码C.只有4位数的密码D 2020-05-26 …
用一根绳子把几个钩码系在螺丝刀的刀杆上,转动刀柄,将钩勾叼吊起,在把这个几个钩码系在刀柄上,转动刀 2020-06-16 …
桥式起重机在工业生产上有广泛应用.如图是某桥式起重机的示意图,水平横梁MN架在轨道A和B上,电动机 2020-06-17 …
如图所示,滑轮组相同,钩码相同,甲挂一个钩码,乙挂两个钩码,用滑轮组将钩码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绳子 2020-06-20 …
实验题平板上有小车左端拉一绳子连到滑轮上绕过90度下面栓个钩码钩码受重力和拉力钩码的状态也不清楚加 2020-06-20 …
蔡勒公式计算代码1582.10.4之后的计算代码如下:c代码:#includeintmain(){ 2020-07-20 …
A,B两厂均位于一东西向直线形河流的同一侧,河岸边的A厂离码头10公里,B厂在码头的正北方,离码头 2020-07-22 …
小刚同学利用两个定滑轮、一盒钩码(10个)、细绳、一个轻质硬纸板证明:“一个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方向相 2020-11-01 …
如图,将一根长为L的弹性细绳左右两端固定在同一水平线上相距为L的M、N两点时,弹性细绳恰为自然长度, 2020-1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