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研究人员发现在沙漠中存在一种抗旱植物(该植物雌雄同株,细胞中有抗旱基因H)该植物通过细胞代谢,产生某些代谢产物,调节植物根部细胞的渗透压.(1)研究发现:这种植物细胞存
题目详情
研究人员发现在沙漠中存在一种抗旱植物(该植物雌雄同株,细胞中有抗旱基因H)该植物通过细胞代谢,产生某些代谢产物,调节植物根部细胞的渗透压.
(1)研究发现:这种植物细胞存在与抗旱有关的物质主要是糖类,由此推测,该抗旱基因控制抗旱性状是通过___实现的.
(2)现有某抗旱植物,基因型为Hh(h是旱敏基因),已知旱敏基因h是由抗旱基因H突变而来的;即H基因分子中可能发生___,从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使H基因变成了h基因.
(3)现有某抗旱植物(抗旱基因H、旱敏基因h,果实粒大由D基因控制、果粒小由d基因控制),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研究人员用一抗旱性粒大植株和某一植株甲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发现子代F1中出现4种类型,统计结果显示,抗旱:旱敏=1:1,粒大:粒小=3:1.则植株甲的基因型为___.若选择子代F1中抗旱性粒大植株运行自由授粉,则F2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
(4)研究人员希望通过转基因技术将抗旱基因H导入到不抗旱的农作物细胞中去,培育抗旱农作物新品种.但是转基因植物可以通过花粉将抗旱基因H扩散到其他植物,从而对生态环境造成潜在的危害.据此分析,为了降低此种风险,研究人员可以选择将目的基因(抗旱基因H)整合到___(填写“细胞核基因组”或“线粒体基因型”),你的理由是___.
(1)研究发现:这种植物细胞存在与抗旱有关的物质主要是糖类,由此推测,该抗旱基因控制抗旱性状是通过___实现的.
(2)现有某抗旱植物,基因型为Hh(h是旱敏基因),已知旱敏基因h是由抗旱基因H突变而来的;即H基因分子中可能发生___,从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使H基因变成了h基因.
(3)现有某抗旱植物(抗旱基因H、旱敏基因h,果实粒大由D基因控制、果粒小由d基因控制),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研究人员用一抗旱性粒大植株和某一植株甲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发现子代F1中出现4种类型,统计结果显示,抗旱:旱敏=1:1,粒大:粒小=3:1.则植株甲的基因型为___.若选择子代F1中抗旱性粒大植株运行自由授粉,则F2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
(4)研究人员希望通过转基因技术将抗旱基因H导入到不抗旱的农作物细胞中去,培育抗旱农作物新品种.但是转基因植物可以通过花粉将抗旱基因H扩散到其他植物,从而对生态环境造成潜在的危害.据此分析,为了降低此种风险,研究人员可以选择将目的基因(抗旱基因H)整合到___(填写“细胞核基因组”或“线粒体基因型”),你的理由是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基因表达的直接产物是蛋白质,而根据题意可知“这种植物细胞存在与抗旱有关的物质主要是糖类”,根据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两种方式可以推测,该抗旱基因控制抗旱性状是通过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实现的.
(2)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从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从而使H基因变成了h基因.
(3)根据题干信息“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分别分析两对性状,“抗旱:旱敏=1:1”,该比例符合测交结果,因此亲本基因型为Hh×hh;“粒大:粒小=3:1”,该比例为杂合子自交的实验结果,因此亲本基因型为Dd×Dd,则亲本中抗旱性粒大植株的基因型为HhDd,植株甲的基因型为hhDd.根据亲本的基因型可以确定,子代F1中抗旱性粒大植株的基因型有
HhDD、
HhDd,选择子代F1中抗旱性粒大植株进行自由授粉,首先考虑Hh基因,自由授粉后的子二代中抗旱性(H_):旱敏性(hh)=3:1;再考虑
DD、
Dd,这两种基因自由授粉,产生的后代粒大(D_):粒小=8:1,因此子二代中,抗旱性粒大=
×
=
,旱敏性粒大=
×
=
,抗旱性粒小=
×
=
,旱敏性粒小=
×
=
.
(4)由于受精卵的细胞质是由母本(卵细胞)提供的,和雄性产生的花粉没有关系,为了降低此种风险,研究人员可以选择将目的基因(抗旱基因H)整合到线粒体基因组.
故答案为:
(1)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2)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
(3)hhDd
抗旱性粒大:旱敏性粒大:抗旱性粒小:旱敏性粒小=24:8:3:1
(4)线粒体基因组 由于受精卵的细胞质是由母本(卵细胞)提供的,和雄性产生的花粉没有关系(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2)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从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从而使H基因变成了h基因.
(3)根据题干信息“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分别分析两对性状,“抗旱:旱敏=1:1”,该比例符合测交结果,因此亲本基因型为Hh×hh;“粒大:粒小=3:1”,该比例为杂合子自交的实验结果,因此亲本基因型为Dd×Dd,则亲本中抗旱性粒大植株的基因型为HhDd,植株甲的基因型为hhDd.根据亲本的基因型可以确定,子代F1中抗旱性粒大植株的基因型有
1 |
3 |
2 |
3 |
1 |
3 |
2 |
3 |
3 |
4 |
8 |
9 |
24 |
36 |
1 |
4 |
8 |
9 |
8 |
36 |
3 |
4 |
1 |
9 |
3 |
36 |
1 |
4 |
1 |
9 |
1 |
36 |
(4)由于受精卵的细胞质是由母本(卵细胞)提供的,和雄性产生的花粉没有关系,为了降低此种风险,研究人员可以选择将目的基因(抗旱基因H)整合到线粒体基因组.
故答案为:
(1)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2)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
(3)hhDd
抗旱性粒大:旱敏性粒大:抗旱性粒小:旱敏性粒小=24:8:3:1
(4)线粒体基因组 由于受精卵的细胞质是由母本(卵细胞)提供的,和雄性产生的花粉没有关系(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看了 研究人员发现在沙漠中存在一种...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判断凸透镜,凹透镜通过透镜观察距透镜较近书上的文字,晃动透镜,若发现像的移动方向总与透镜相同,则该 2020-06-14 …
产生渗透现象的条件之一是有半透膜存在,生物体中毛细血管壁与细胞膜对物质的通透性不同,毛细血管壁允许 2020-06-27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经过凸透镜的光线一定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B.通过凸透镜的光线不一定会聚,通过 2020-07-02 …
在凸透镜主光轴上距透镜30厘米处有一点光源,通过透镜后成一实像,如果在透镜的另一侧距透镜12.5厘 2020-07-29 …
关于受精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获能后的精子与卵子相遇后,释放顶体酶穿过透明带进入放射冠B.透明带 2020-11-10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因此通过凸透镜的光都一定会聚在焦点上B.凸透镜有一个焦 2020-11-11 …
(2005•绵阳)如图所示,凸透镜光心为O,A、B、C、D、E、G、H、I、J是凸透镜主光轴上的点, 2020-11-12 …
关于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通过凸透镜的光线一定会聚到一点B.不论是凸 2020-11-25 …
医疗上的血液透析原理同胶体的渗析类似。透析时,病人的血液通过浸在透析液中的透析膜进行循环和透析。血液 2020-12-14 …
凸透镜和凹透镜都可以近似看成玻璃三棱镜和玻璃块的组合,请你结合光路图说明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后会聚合通过 2021-0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