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如图为分离微生物的流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绝大多数细菌分布在距地表约3~8cm的土壤层,因此,土壤取样时,一定要铲去;要分离土壤中分解纤维素的细菌,可以选择的
题目详情
如图为分离微生物的流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绝大多数细菌分布在距地表约3~8cm的土壤层,因此,土壤取样时,一定要铲去___;要分离土壤中分解纤维素的细菌,可以选择___的环境,如树林中多年落叶形成的腐殖土.
(2)微生物培养时,选取___时的记录作为结果,这样可以防止___.
(3)若要对分离的细菌做进一步的鉴定,还需借助物理化学的方法:若要鉴定是否有分解尿素的细菌,可以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___指示剂,若指示剂变红,说明培养基的PH___,这样可以鉴定这种细菌可以分解尿素;若要鉴定是否有分解纤维素的细菌,在长出菌落的培养基上,覆盖___染液,10~15min后,倒去该染液,再加入1mol/L的NaCl溶液,15min后,也倒去该溶液,若菌落的周围出现___,说明此细菌能分解纤维素.
(4)在105稀释度下求出3个平板上菌落数的平均值为63,那么,每克样品中的菌落数为___.

(1)绝大多数细菌分布在距地表约3~8cm的土壤层,因此,土壤取样时,一定要铲去___;要分离土壤中分解纤维素的细菌,可以选择___的环境,如树林中多年落叶形成的腐殖土.
(2)微生物培养时,选取___时的记录作为结果,这样可以防止___.
(3)若要对分离的细菌做进一步的鉴定,还需借助物理化学的方法:若要鉴定是否有分解尿素的细菌,可以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___指示剂,若指示剂变红,说明培养基的PH___,这样可以鉴定这种细菌可以分解尿素;若要鉴定是否有分解纤维素的细菌,在长出菌落的培养基上,覆盖___染液,10~15min后,倒去该染液,再加入1mol/L的NaCl溶液,15min后,也倒去该溶液,若菌落的周围出现___,说明此细菌能分解纤维素.
(4)在105稀释度下求出3个平板上菌落数的平均值为63,那么,每克样品中的菌落数为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分析题意可知,绝大多数细菌分布在距地表约3~8cm的土壤层,因此,土壤取样时一定要铲去表层土壤;要分离土壤中分解纤维素的细菌,可以选择富含纤维素的环境.
(2)微生物培养时,选取菌落数目稳定时的记录作为结果,这样可以防止因培养时间不足而导致遗漏菌落的数目.
(3)若要鉴定是否有分解尿素的细菌,可以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若指示剂变红,说明培养基的PH升高,这样可以鉴定这种细菌可以分解尿素;若要鉴定是否有分解纤维素的细菌,在长出菌落的培养基上,覆盖刚果红染液,10~15min后,倒去该染液,再加入1mol/L的NaCl溶液,15min后,也倒去该溶液,若菌落的周围出现透明圈,说明此细菌能分解纤维素.
(4)在105稀释度下求出3个平板上菌落数的平均值为63,那么,每克样品中的菌落数=63÷0.1×105=6.3×107个.
故答案为:
(1)表层土 纤维素丰富
(2)菌落数目稳定 因培养时间不足而导致遗漏菌落的数目
(3)酚红 升高 刚果红 透明圈
(4)6.3×107
(2)微生物培养时,选取菌落数目稳定时的记录作为结果,这样可以防止因培养时间不足而导致遗漏菌落的数目.
(3)若要鉴定是否有分解尿素的细菌,可以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若指示剂变红,说明培养基的PH升高,这样可以鉴定这种细菌可以分解尿素;若要鉴定是否有分解纤维素的细菌,在长出菌落的培养基上,覆盖刚果红染液,10~15min后,倒去该染液,再加入1mol/L的NaCl溶液,15min后,也倒去该溶液,若菌落的周围出现透明圈,说明此细菌能分解纤维素.
(4)在105稀释度下求出3个平板上菌落数的平均值为63,那么,每克样品中的菌落数=63÷0.1×105=6.3×107个.
故答案为:
(1)表层土 纤维素丰富
(2)菌落数目稳定 因培养时间不足而导致遗漏菌落的数目
(3)酚红 升高 刚果红 透明圈
(4)6.3×107
看了 如图为分离微生物的流程示意图...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W、X、Y、Z、R属于短周期元素.已知它们都不是稀有气体元素,W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中最大,X元素的 2020-04-08 …
解释一下洪特规则吧.为什么电子分占轨道,自旋平行的时候能量最低呢?能量难道不是只与角量子数l和主量 2020-05-13 …
下列情况下,原子容纳电子数目最多的是()下列情况下,原子容纳电子数目最多的是()A.最外层为K层B 2020-05-16 …
具有下列结构的原子一定属于碱金属的是1.最外层上只有一个电子2.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3 2020-05-22 …
先写解析式,并求出自变量的取值某20层的大厦底层高4.8米,以上各层高3.2米,求第n层楼顶的高度 2020-06-03 …
设n代表原子核外能层序数,m代表每个能层的能级数,q代表每个能层中的电子总数,则目前已知的元素的原 2020-06-22 …
核外电子层排布的规律之一是“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对此规律以下理解正确的是①K层为倒数第三 2020-07-21 …
关于原子或离子结构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某原子K层上只有一个电子B.某原子M层上电子数为L层 2020-07-24 …
短周期元素X、Y、Z、M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原子X的L层电子数是K层的2倍,Y2+电子层结构与氖相 2020-07-29 …
请问,对于一个复合函数,它有最大值是m,而内层函数有最小值n①那么请问这个复合函数的外层函数是不是 2020-08-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