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下面的说法全都正确的一组是()①古时以“泰山”喻岳父,以“泰水”喻岳母,以“伉俪”喻夫妇。②古代“朔”指农历初一,“望”指农历十五,“晦”指农历三十。③《礼记》曰

题目详情

下面的说法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①古时以“泰山”喻岳父,以“泰水”喻岳母,以“伉俪”喻夫妇。
②古代“朔”指农历初一,“望”指农历十五,“晦”指农历三十。
③《礼记》曰:“幼名,冠字。”名是婴儿出生几个月由父亲取的,字是男子二十岁成人举行冠礼时取的,女子则在十五岁行笄礼而字。
④古代以山之南为阳,水之南为阴,反之,山之北为阴,水之北为阳。如华阳在华山之南,江阴在长江之南。
⑤《杜工部集》(杜甫)以官爵命名,《范文正公集》(范仲淹)以谥号命名,《贾长沙集》(贾谊)以居官地或居住地命名。
⑥古代“辰时”相当于现在的早上6点前后,“午时”相当于现在的中午12点前后。

A. ①②③④

B. ③④⑤⑥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⑤⑥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②“‘晦’指农历三十”错误,“晦”应是指农历每月的末一天,朔日的前一天,农历中并不是每个月都是三十天.
⑥古代“辰时”相当于现代上午7 时正至上午 9 时正.古代午时也就是现在的十一点到1点.中国古时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于现在的两小时.相传古人根据中国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 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