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情况地理学利玛窦绘制《坤舆万国全图》数学利玛窦、徐光启合译《几何原理》物理机械工程邓玉函、王徽译绘《远西奇器说》天
题目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情况
(注:利玛窦哦、汤若望等欧洲传教士同时也把中国的《大学》、《论语》等典籍介绍到欧洲.欧洲学者称之为“一次相互的启蒙”)
材料二 中国近代以后西学东渐的概况
比较材料一、二,提取中国明末清初到近代西学东渐的变化发展的两项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材料一 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情况
地理学 | 利玛窦绘制《坤舆万国全图》 |
数学 | 利玛窦、徐光启合译《几何原理》 |
物理机械工程 | 邓玉函、王徽译绘《远西奇器说》 |
天文历算 | 邓玉函、徐光启编订《崇祯历书》 |
水利技术 | 汤若望、徐光启合译《泰西水法》 |
欧洲古典哲学 | 李之藻、傅汎际合译《谈天》(亚里士多德) |
建筑 | 教堂、圆明园 |
材料二 中国近代以后西学东渐的概况
鸦片战争以后 | 林则徐雇人翻译《四国志》《各国律例》 | 魏源编写《海国图志》 |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 | 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上海同文馆(均为清政府所办 | 李善兰翻译《方圆阐幽》、《垛积比类》 |
徐寿翻译《化学鉴原》 | 华蘅芳翻译《地学浅识》 | |
徐建寅翻译《声学》《电学》 | ||
甲午战争后 | 马君武翻译《卢梭民约论》(即《社会契约论》 | 杨廷栋翻译《万法精理》(孟德斯鸠) |
民国以后 | 陈独秀翻译《现代文明史》(法国薛纽伯著) | 胡适翻译《最后一课》(都德著)、《弑父之仇》(莫泊桑著)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本题是历史论述题.题干要求依据材料提取中国明末清初到近代西学东渐的变化发展的两项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首先解读材料,材料一反映的是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情况,主要涉及传播基督教、欧洲先进科技、人文知识等方面的内容;材料二反映的是中国近代以后西学东渐的概况,主要涉及的内容先是以西方器物,特别是军事技术为主,继而侧重政治制度,民国以后偏重翻译西方思想文化.其次提取信息,可以从译书内容越来越丰富、西学东渐主持者发生变化,其目的也随之变化、西学东渐中,译书的影响发生变化等角度分析.再次是对信息进行说明论述,可以从背景目的、时代要求以及影响等方面进行说明.
故答案为:
示例一:信息:译书内容越来越丰富.说明:明末清初,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及殖民扩张,西方传教士积极传播基督教与推介欧洲先进科技和人文知识;近代以来,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国门后,中华民族危机日益严峻,先进的中国人积极学习西方.译书内容先是以西方器物,特别是军事技术为主,继而侧重政治制度,民国以后偏重翻译西方思想文化.
示例二:信息:西学东渐主持者发生变化,其目的也随之变化.说明:明末清初时,以西方传教士为主,他们与中国士大夫合作译书,反映其向中国传播基督教、进行殖民扩张的初衷;近代以来,主持者以中国知识分子为主体,19世纪60年代官方译书系统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间译书剧增,体现了救亡图存、强国御侮的时代要求.
示例三:信息:西学东渐中,译书的影响发生变化.说明:明末清初时,古代西学东渐不仅给中国带来了西方科技,同时把中国文化传播到欧洲,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并对欧洲启蒙运动产生重大影响;近代以来,西学东渐主要有助于中国人民的救亡图存和社会进步.(或:19世纪40年代的译书有利于引导人们关注世界、解放思想;19世纪60年代的译书有利于中国工业化的启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译书推动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等政治民主化的探索;民国初年的译书有利于人们思想的空前解放.
故答案为:
示例一:信息:译书内容越来越丰富.说明:明末清初,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及殖民扩张,西方传教士积极传播基督教与推介欧洲先进科技和人文知识;近代以来,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国门后,中华民族危机日益严峻,先进的中国人积极学习西方.译书内容先是以西方器物,特别是军事技术为主,继而侧重政治制度,民国以后偏重翻译西方思想文化.
示例二:信息:西学东渐主持者发生变化,其目的也随之变化.说明:明末清初时,以西方传教士为主,他们与中国士大夫合作译书,反映其向中国传播基督教、进行殖民扩张的初衷;近代以来,主持者以中国知识分子为主体,19世纪60年代官方译书系统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间译书剧增,体现了救亡图存、强国御侮的时代要求.
示例三:信息:西学东渐中,译书的影响发生变化.说明:明末清初时,古代西学东渐不仅给中国带来了西方科技,同时把中国文化传播到欧洲,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并对欧洲启蒙运动产生重大影响;近代以来,西学东渐主要有助于中国人民的救亡图存和社会进步.(或:19世纪40年代的译书有利于引导人们关注世界、解放思想;19世纪60年代的译书有利于中国工业化的启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译书推动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等政治民主化的探索;民国初年的译书有利于人们思想的空前解放.
看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作者是元代著 2020-05-16 …
通信员以每小时6千米的速度前往某地去,返回时因绕另一条路而多走了3千米,回程时他每小时走7千米,仍 2020-06-17 …
下列文学常识相关内容的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A.屈原--《离骚》--《楚辞》--抒情诗B.“丁香 2020-07-13 …
一个行程问题.懂得来回答下.一个人骑车从A地到B地开会,4千米/小时的速度准时到达,出发15分钟后 2020-07-25 …
阅读下列两段剧情简介:感天动地窦娥冤《窦娥冤》是关汉卿晚年的作品。窦娥3岁丧母,7岁时被父亲卖给蔡 2020-07-26 …
顺水行舟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率为v1,逆水行舟从乙地返回甲地的平均速率为v2,那么从甲地到乙地又返 2020-07-29 …
小明为了更好地把握回归分析的知识,他试图用流程图形象地表示建立回归模型的过程:则最适合填写流程图中空 2020-11-11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感天动地窦娥冤》的作者是我国元代著名戏曲作家关汉卿写的,剧中窦 2020-12-02 …
一个人从地面提起物体又放回原地,那么重力所做的功为零.这人从地面提起物体的过程中重力做负功,···( 2020-12-05 …
下面是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再返回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图.看图回答问题:(1)汽车从甲地到乙地行驶了分, 2020-12-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