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马援初,援军还,将至,故人多迎劳之。平陵人孟冀,名有计谋,于坐贺援。援谓之曰:“吾望子有善言,反同众人耶?昔伏波
马 援
初,援军还,将至,故人多迎劳之。平陵人孟冀,名有计谋,于坐贺援。援谓之曰:“吾望子有善言,反同众人耶?昔伏波将军,路博德,开置七郡,裁封数百户;今我微劳,猥飨大县,功薄赏厚,何以能长久乎?先生奚用相济?”冀曰:“愚不及。”援曰:“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手中耶?”冀曰:“谅(诚信)为烈士,当如此矣。”
还月余,会匈奴、鸟桓寇扶风,援以三辅侵扰,园陵危逼,因请行,许之。自九月到京师,十二月复出屯襄国。诏百官祖道(饯行)。援谓黄门郎梁松、窦固曰:“凡人为贵,当使可贱,如卿等欲不可复贱,居高坚自持,勉思鄙言。”松后果以贵满致灾,固亦几不免。
1.对下列句子加横线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开置七郡, 裁 封数百户 裁:通“才”,仅仅
B. 愚 不及 愚:自谦的称呼
C.谅为 烈士 ,当如此矣 烈士:有志建立功业的人
D.会匈奴、乌桓 寇 扶风 寇:敌寇,指入侵者
2.对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解释。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故人多迎 劳 之
②今我微 劳
③ 劳 民伤财
④今(沛公) 劳 苦而功高如此
A.①②相同,作“慰劳”解;③④相同,作“劳苦”解。
B.①③相同,作“慰问、安慰”解;②④相同,作“劳作、辛苦”
C.①③不同,分别作“慰问”和“使……劳苦”解;②④相同,“劳苦”解。
D.①②③④各不相同。
3.下列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是( )
A.何以能长久乎?
B.先生奚用相济?
C.何能卧床上在儿女手中耶?
D.微斯人,吾谁与归?
4.以下两句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
①援以三辅侵扰,园陵危逼,因请行。
②松后果以贵满致灾,固亦几不免。
A.①马援因为三辅之地被侵扰,国家公园及皇家陵墓被危逼,于是请求出兵。
②梁松后来果然因为骄贵得祸(身死),窦固也差点免不了(身死)。
B.①马援认为京畿地方受到侵扰,皇家的陵墓也受到逼迫,因而请求出兵。
②梁松后来果然因为骄贵得祸(身死),窦固也差点免不了(身死)。
C.①马援因为三辅之地被侵扰,国家公园及皇家陵墓被危逼,于是请求出兵。
②梁松的后代果然因为显贵、自满而招致灾祸,窦固也差点没有遭到灾难。
D.①马援认为京畿地方受到侵扰,皇家的陵墓也受到逼迫,因而请求出兵。
②梁松的后代果然因为显贵、自满而招致灾祸,窦固也差点没有遭到灾难。
5.马援在回军受贺时。又欲“自请”击匈奴、乌桓。其原因是( )
A.他认为自己“功薄赏厚”,不能长久,故欲再建功业,以求功名相
B.他有着“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的忠君的思想
C.他认为“凡人为贵,当使可贱”,故欲再涉贱地,尝辛劳,以“长久”富贵。
D.他害怕“贵满致灾”,重蹈梁松覆辙。
6.把文中以下内容连贯起来理解。最贴近文意的一项是( )
①故人多迎劳之。
②平陵人孟冀,名有计谋,于坐贺援。
③援曰:“……先生奚用相济?”
④冀曰:“愚不及。”
⑤援曰:“……男儿要当死于边野……”
⑥冀曰:“谅为烈士,当如此矣。”
A.以故人的媚俗举动,马援的超凡见识,表明盂冀的“名有计谋”仅是徒有虚名。
B.以故人“迎劳之”的趋之若鹜衬孟冀“于坐贺援”的冷静,表明孟冀确有不同众人的计谋见识。
C.以故人的趋炎附势、孟冀的不能脱俗无有见识,反衬马援的超凡见识和慷慨胸怀。
D.以马援的见识不凡衬托孟冀的唯唯诺诺,无主见。
解析:
| 1 、 “寇”主要有两种意义和用法。①盗匪,名词。②骚扰,侵犯,动词。此处用第二种解释。全句译为:正逢上匈奴、乌桓侵犯扶风一带。
2 、动词的活用 。 3 、 A、B、D三句属宾词前置句,而C句属正常语序。 A项中一般为“以何”,B项中一般为“用奚”(奚,疑问代词,什么、哪里)“济相”,D项中一般为“与谁”。 4 、 第一句中 “三辅”指京畿地区(汉朝都城在长安)。此句为被动句。第二句“后”指后来,“几”指几乎、差一点。此两句既考查结合文章内容准确理解文中有关实词的含义,又考查了文言句式及翻译。 5、文章第一段借马援之口,介绍了马援的性格及思想,其“原因”自当结合人物语言来分析。B项中把马援的行动和思想用“忠君报国”来简单概括。未能突出“建功立业”这一主要思想。C项把马援的做法归之于欲“长久富贵”不当。D项中“害怕‘贵满致灾”’概括不当。 6、题中⑤~⑥通过故人迎贺及与孟冀的对话,突出表现了马援的性格及远大志向。⑤句最能体现两人的不同态度及思想,表现了两人的极大差异。从写作技巧来讲,文章以孟冀的俗鄙反衬了马援的高尚。A、B、D三项都以孟冀为主角,不当;B项中对孟冀表示赞扬,更不合适。
|
提示:
|
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太行山),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 2020-05-17 …
《九章算术》中有这样一段叙述:“今有良马与驽马发长安至齐,齐去长安三千里,良马初日行一百九十三里, 2020-06-13 …
《孔子马逸》中“子不耕于东海,吾不耕于西海也.吾马何得不食子之禾?”的理解您好,现在我知道了这句话 2020-06-16 …
原文孔子行道而息,马逸,食人之稼,野人取其马.子贡请往说之,毕辞,野人不听.有鄙人始事孔子者,曰: 2020-06-25 …
文言文,thanks孔子行道而息,马逸①,食人之稼,野人②取其马.子贡请往说之.毕辞,野人不听.有 2020-06-28 …
南辕北辙文言文阅读答案今者臣来,见人於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 2020-07-01 …
英语翻译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①方②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吾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 2020-07-11 …
英语翻译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 2020-07-21 …
在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专著《九章算术》里有一段叙述:今有良马与驽马发长安至齐,良马初日行一百零三里,日 2020-11-14 …
阅读课外古文,完成下列各题有人于太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 2020-1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