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十娘推开公子在一边,向孙富骂道:“我与李郎备尝艰苦,不是容易到此;汝以奸淫之意,巧为谗说,一旦破人姻缘,断人恩爱,乃我之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十娘推开公子在一边,向孙富骂道:“我与李郎备尝艰苦,不是容易到此;汝以奸淫之意,巧为谗说,一旦破人姻缘,断人恩爱,乃我之仇人,我死而有知,必当诉之神明!”又对李甲道:“妾风尘数年,私有所积,本为终身之计。自遇郎君,山盟海誓,白首不渝。前出都之际,假托众姊妹相赠,箱中蕴藏百宝,不下万金。将润色郎君之装,归见父母,或怜妾有心,收佐中馈,得终委托,生死无憾。谁知郎君相信不深,惑于浮议,中道见弃,负妾一片真心。今日当众目之前,开箱出视,使郎君知区区千金,未为难事。妾椟中有玉,恨郎眼内无珠。命之不辰,风尘困瘁,甫得脱离,又遭弃捐。今众人各有耳目,共作证明,妾不负郎君,郎君自负妾耳!”
于是众人聚观者,无不流涕,都唾骂李公子负心薄倖。公子又羞又苦,且悔且泣。方欲向十娘谢罪,十娘抱持宝匣,向江心一跳。众人急呼捞救,但见云暗江心,波涛滚滚,杳无踪影。可惜一个如花似玉的名姬,一旦葬于江鱼之腹。
当时旁观之人,皆咬牙切齿,争欲拳殴李甲和那孙富。……
(1)解释下列词语意思。
收佐中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惑于浮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困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十娘自遇李甲,“山盟海誓,白首不渝”,其私蓄之事为何临死方才相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甲与杜十娘备尝艰苦,好不容易走到一起。为何李甲最终对十娘中道而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杜十娘沉百宝自尽,旁观之人,“皆咬牙切齿,争欲拳殴李甲和那孙富”。作者这样写,表明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杜十娘向李甲展示百宝箱的内容,一次次将百宝抛掷江中,又义正辞严地斥责孙李二人,展示珍宝是对李甲________,对孙富的________;其行动表明________。她的死证实了①________;②________。
(6)杜十娘在沉江前对李甲说的一席话表现了她怎样的心理状态和思想活动,选出不准确的一项
[ ]
A.表现了她对幸福生活的热烈追求和这种理想破灭后的痛心。
B.表现她对“眼内无珠”和“负心薄幸”的李甲的鄙视和忿恨。
C.表现她对自己错误委身和“命之不辰”的无限感慨。
D.表现她对命运不公的强烈愤慨和控诉。
(7)文中写李甲“大悔、恸哭”,“又羞又苦,且悔且泣”,这对于表现杜十娘的形象有何作用(多项选择)
[ ]
A.这表现了李甲庸懦无能的性格特征,而杜十娘的勇敢、热情和智慧则通过与之对比衬托得更为明朗。
B.李甲的后悔和痛哭是因为不知杜十娘有不下万金的财宝而抛弃了她,这说明杜十娘在此之前不在李甲面前露富的做法是非常聪明的。
C.这塑造出了李甲是一个充满内心矛盾和自私的形象,更突出了杜十娘的勇往直前的崇高形象。
D.李甲的后悔和痛哭说明他从杜十娘的行动和指责中已猛醒过来,认识到抛弃杜十娘是错误的,同时也真正了解了杜十娘的可贵品质。
解析:
(1)收佐中馈:收容我来辅佐你的夫人 惑于浮议:被别人的闲话迷惑 困瘁:困苦。 (2)杜十娘未向李甲透露私蓄,这是作者在情节设置上的一个悬念,为小说高潮部分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自尽的戏剧化场景作了有力的铺垫。这实际上也是杜十娘爱情悲剧的一个暗示。从情感上来说,不告诉李甲其私蓄之事,是给自己或两人以后的生活留一条后路,若告诉了李甲,一怕李甲情感上难平,毕竟这钱财并非正道取之;二怕李甲大差大使,毕竟李甲曾有类似所为。 (3)李甲生性怯懦,没有自己的主张,任人摆布,决不敢毅然丢弃封建制度的阶级体面;好利自私,畏惧家父威严。 (4)表明作者对杜十娘不幸遭遇的同情以及对李甲、孙富的强烈鞭挞,表明了作者的爱憎。 (5)灵魂的一次次鞭苔 一次次示威 人格是无价的 ①她的追求坚定不移 ②她对封建礼教等级观念的毫不妥协。 (6)D (7)ABC
英语翻译太子承乾失德,魏王泰有夺嫡之渐.太宗闻而恶之,谓侍臣曰:“当今朝臣,忠謇无逾魏征.我遣辅太 2020-06-12 …
英语翻译求全文翻译,楚人学舟文言文:楚人有人习操舟者,其始折旋疾徐,惟舟师之是听.于是小试洲渚之间 2020-06-17 …
《楚人学舟》题目楚人学舟楚①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旋②疾徐,惟舟师之是听.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 2020-06-21 …
楚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旋疾徐,惟舟师之是听.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遽谢 2020-06-21 …
《楚人学舟》:楚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旋疾徐,惟舟师之是听.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 2020-06-21 …
楚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旋疾徐,惟舟师之是听.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遂遮 2020-06-21 …
战国时期,郡制设立多在边远之地近敌之处,如魏文侯“以吴起善用兵……乃以为西河(郡)守,以拒秦、韩” 2020-06-30 …
以无忌从之游,尚恐其不我欲也,今平原君乃以为羞,其不足从游翻译一下谢谢 2020-07-01 …
把文言文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乃以为西河守,以拒秦、韩。译:(2)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 2020-07-10 …
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这句话如何翻译? 2020-1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