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世之论书者多自谓书不必有法,各自成一家。此语得其一偏。譬如西施、毛嫱,容貌虽不同,而皆为丽人;然手须是手,足须是足,此不可移者。作字亦然,虽形气不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世之论书者多自谓书不必有法,各自成一家。此语得其一偏。譬如西施、毛嫱,容貌虽不同,而皆为丽人;然手须是手,足须是足,此不可移者。作字亦然,虽形气不同,掠须是掠,磔须是磔,千变万化,此不可移也。若掠不成掠,磔不成磔,纵其精神筋骨犹西施、毛嫱,而手足乖戾,终不为完人。杨朱、墨翟,贤辩过人,而卒不入圣城。尽得师法,律度备全,犹是奴书,然须自此入;过此一路,乃涉妙境,无迹可窥,然后入神。
(《梦溪笔谈·书法之道》)
【注】掠:汉字书写的笔划之一,即长撇。磔:汉字书写的笔划之一,即捺。磔,音zhé。杨朱:战国时代魏国思想家,其学说重在爱己,不以物累。墨翟:即墨子,鲁国人,春秋、战国之际的思想家,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1. 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
世 之 论 书 者 多 自 谓 书 不 必 有 法
2.请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作字亦然 (2)贤辩过人
(3)而卒不入圣城 (4)无迹可窥
3.翻译句子。
尽得师法,律度备全,犹是奴书,然须自此入。
4.“过此一路 ”中的“此”指 (用原文回答),本文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
5.本则笔记作者围绕书法之道阐述了哪两层含义?对作者提出的书法之道你是否认同呢?请结合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的想法。
1.世之论书者/多自谓/书不必有法
2这样 超过 最终 看
3. 完全得到老师的方法,法度齐备,仍然是“奴书”,但必须从这里入手。
4. 尽得师法,律度备全 比喻论证(答讲道理、摆事实亦可)
5.一、书法应当有相应的方法和标准,二、在此基础上要有突破和创新。我认为作者的观点是正确的,书法应在遵循标准、方法、规律的基础上突破陈规,才能进入书法的最高境界,不仅书法如此,艺术、生活、思想也是如此。(结合实际)
求某篇关于瓷器(陶器?)的散文貌似是龙应台的散文,很久之前做语文阅读理解看过的,关于作者看见有人在 2020-05-23 …
请问“笔者”一词的出处和含义以前的感觉是“笔者”应该是作者的自称,但是后来看了一些文章(假定为文章 2020-06-04 …
请问在一篇文章里,作者的自称必须只能用一个吗?一篇文章中,自称可以用多个吗?比如这几句话用笔者,后 2020-06-11 …
与方正学书的译文凡人有措于天下之才者难,自用其才者尤难.如子房之于高祖,能用其才者也;贾谊之于文帝 2020-06-15 …
帮我填空《草船借箭》这篇文章选自(),作者是();《景阳冈》这篇文章选自(),作者是();《猴王出 2020-06-15 …
世之论书者多自谓书不必有法,各自成一家。此语得其一偏。譬如西施、毛嫱,容貌虽不同,而皆为丽人;然手 2020-06-2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世之论书者多自谓书不必有法,各自成一家。此语得其一偏。譬如西施、毛嫱,容貌虽不同, 2020-06-25 …
送东阳马生序作者为什么用大量文字写自己求学的事本文是作者写给马生的,但作者为什么用大量文字写自己求 2020-07-15 …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背影》选自《朱自清散文全集》,作者朱自清,江苏扬州人.本文记叙 2020-11-04 …
古文翻译,知者请速答!!谢谢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业;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 2020-11-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