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如是则兄弟虽有小忿,不废懿亲’蕴含什么哲理同则不继.为什么哲理和上面这句一样
题目详情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如是则兄弟虽有小忿,不废懿亲’蕴含什么哲理
同则不继.为什么哲理和上面这句一样
同则不继.为什么哲理和上面这句一样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典故来源
“兄弟虽有小忿,不废懿亲”语出左传.鲁僖公24年,郑伯怨周襄王,引起襄王之怒,想引狄人伐郑,富辰劝谏说“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兄弟阋于墙,而外御其侮.如是则兄弟虽有小忿,不废懿亲.”
这句话是强调,尽管兄弟之间存在分歧,但仍应以血缘关系为重,同心共御外侮.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是西周末年由史伯提出的一种关于世界起源的朴素辩证法观点,意思是指和谐、融合才能产生、发展万物,如悦耳动听的音乐是“和六律”的结果,香甜可口的佳肴是“和五味”的结果.
和谐才是创造事物的原则,同一是不能连续不断永远长有的.把许多不同的东西结合在一起而使它们得到平衡,这叫做和谐,所以能够使物质丰盛而成长起来.
出自:
《国语-郑语》:“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生之.若以同稗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
两个都是说要和谐的
“兄弟虽有小忿,不废懿亲”语出左传.鲁僖公24年,郑伯怨周襄王,引起襄王之怒,想引狄人伐郑,富辰劝谏说“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兄弟阋于墙,而外御其侮.如是则兄弟虽有小忿,不废懿亲.”
这句话是强调,尽管兄弟之间存在分歧,但仍应以血缘关系为重,同心共御外侮.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是西周末年由史伯提出的一种关于世界起源的朴素辩证法观点,意思是指和谐、融合才能产生、发展万物,如悦耳动听的音乐是“和六律”的结果,香甜可口的佳肴是“和五味”的结果.
和谐才是创造事物的原则,同一是不能连续不断永远长有的.把许多不同的东西结合在一起而使它们得到平衡,这叫做和谐,所以能够使物质丰盛而成长起来.
出自:
《国语-郑语》:“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生之.若以同稗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
两个都是说要和谐的
看了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如是则兄...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谁会偏导数啊!z=1/xy,求αz/αx.r=根号下(x2+y2+z2)的偏导数如果行列式某一行所有 2020-03-30 …
等距系统抽样问题采用系统抽样从含有8000个个体的总体(编号为0000,0001,...,7999 2020-06-08 …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什么?有人说体现的是“榜样示范法”,可是为什么有个题目是“下列 2020-06-19 …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有这样一则寓言:匆匆赶路的猫头鹰遇到斑鸠。斑鸠问它:“你要到哪儿去?” 2020-06-28 …
怎样化标准型为规范型?若已经化到标准型为f=y1^2+0.5y2^2-0.5y3^2怎样化为规范型 2020-07-11 …
题目也是这样的:1一个总体中有1000个个体,现用系统抽样抽取一个容量为100的样本,则编号后,按 2020-07-18 …
可能有这样一则广告,可能有这样一则广告,你很熟悉:公共汽车内,非常拥挤,一片嘈杂之声.“喂,你挤着 2020-07-23 …
题是这样,有一群人,如果3人一对则多两人,如果5人一对咋多四人,如果7人一对则多6人,如果9人一对则 2020-11-06 …
有这样一则犹太谚语,“你需要经常在口袋里装上两张纸条,一张上写着‘我只是一粒尘埃’.有这样一则犹太谚 2020-12-02 …
某旅行团一行人在宾馆住宿,如果全部住三楼二人间,则有6人安排不下,如果全部住四楼三人间,则有四间空房 2020-12-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