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9分,每小题3分)王陵,沛人也。始为县豪,高祖微时兄事陵。及高祖起沛,入咸阳,陵亦聚党数千人,居南阳,不肯从沛公。及汉王之还击项籍,陵乃以兵属汉。项羽取陵母置军中

题目详情
(9分,每小题3分)
王陵,沛人也。始为县豪,高祖微时兄事陵。及高祖起沛,入咸阳,陵亦聚党数千人,居南阳,不肯从沛公。及汉王之还击项籍,陵乃以兵属汉。 项羽取陵母置军中,陵使至,则东乡坐陵母,欲以招陵 。陵母既私送使者,泣曰:“愿为老妾语陵,善事汉王。 汉王长者,毋以老妾故持二心,妾以死送使者。 ”遂伏剑而死。项王怒,烹陵母。陵卒从汉王定天下以善雍齿雍齿高祖之仇陵又本无从汉之意以故后封陵,为安国侯。
陵为人少文任气,好直言。为右丞相二岁,惠帝崩。高后欲立诸吕为王,问陵。陵曰:“高皇帝刑白马而盟曰:‘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今王吕氏,非约也。”太后不说。问左丞相陈平及绛侯周勃等,皆曰:“高帝定天下,王子弟; 今太后称制,欲王昆弟诸吕,无所不可 。”太后喜。罢朝,陵让平、勃曰:“始与高帝唼血而盟,诸君不在邪?今高帝崩,太后女主,欲王吕氏,诸君纵欲阿意背约,何面目见高帝于地下乎!”平曰:“于面折廷争,臣不如君;全社稷,定刘氏后,君亦不如臣。”陵无以应之。于是吕太后欲废陵,乃阳迁陵为帝太傅,实夺之相权。陵怒,谢病免,杜门竟不朝请,十年而薨。
小题1:下列加线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祖 时兄事陵微:卑微
B.陵亦聚党数千人, 南阳居:占领
C.罢朝,陵 平、勃让:责备
D.乃 迁陵为帝太傅阳:通“佯”,假装。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愿 老妾语陵② 化而 鸟,其名为鹏
B.①及汉王 还击项籍②臣 壮也,犹不如人
C.①遂伏剑 死②惑 不从师
D.①何面目见高帝 地下乎②沛公居山东时,贪 财货,好美姬
小题3: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陵卒从汉王/定天下以善雍齿/雍齿高祖之仇/陵又本无/从汉之意以/故后封陵
B.陵卒从汉王/定天下以善雍齿/雍齿高祖之仇陵/又本无从汉之意/以故后封陵
C.陵卒从汉王定天下/以善雍齿雍齿/高祖之仇陵/又本无从汉之意以/故后封陵
D.陵卒从汉王定天下/以善雍齿/雍齿/高祖之仇/陵又本无从汉之意/以故后封陵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项羽取陵母置军中,陵使至,则东乡坐陵母,欲以招陵。(4分)
(2)汉王长者,毋以老妾故持二心,妾以死送使者。 (4分)
(3)今太后称制,欲王昆弟诸吕,无所不可。 (4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B
小题1:B
小题1:D
小题1:(1)项羽捉到了王陵的母亲拘留在军营里。王陵的使者到了,项羽让王陵的母亲面向东坐在席间,想用这种办法招王陵归楚。
(2)汉王是仁厚长者,不要因为老妇而有二心。我用死来为使者送行。
(3)现在太后您执政,想立您的吕氏弟兄为王,没什么不可以的。


小题1:居:在
小题1:A介词,替/动词,成为;B助词,主谓之间;C表修饰/表转折D介词,在/引出动作的对象
小题1:本题考查断句,注意句子中的人名以及虚词,可以用来帮助断句。
小题1:本题考查翻译能力。注意关键字:(1)招、使、东乡、置(2)者、毋、以、持(3)称制、王、无所、昆弟。
参考译文:
王陵,沛县人。起初是县里的豪俊,高祖微贱时像对待兄长一样事奉王陵。到高祖在沛县起事,攻入咸阳,王陵也聚集了党羽几千人,在南阳,不肯服从沛公。等到汉王回师攻打项籍,王陵才带兵归汉。项羽把王陵的母亲放在军中,王陵的使者来了,便让她向东而坐,想来招降王陵。王陵母亲暗中送使者,哭道:“希望替老妇告诉王陵,好好事奉汉王,汉王是仁厚长者,不要因为老妇而有二心。我用死来为使者送行。”便伏剑而死。项王大怒,烹杀了王陵的母亲。王陵最终跟随汉王平定了天下。因为和雍齿友好,而雍齿是高祖的仇人,王陵又本来没有服从汉的意思,所以后封王陵,做了安国侯。
王陵为人纵任意气没有文才,喜欢直言。做了右丞相两年,惠帝去世。高后想立吕姓之人为王,问王陵。王陵说:“高皇帝杀白马盟誓说:‘不是刘氏而称王的,天下人一起攻打他。’现在立吕氏做王,不合规定。”太后不高兴。问左丞相陈平和绛侯周勃等,都说:“高帝平定天下,立子弟为王;现在太后行使皇帝的权力,要封吕姓兄弟,没什么不行的。”太后高兴。退朝,王陵责备陈平、周勃道:“起初和高帝饮血盟誓,各位不在吗?现在高帝去世,太后做女主,要立吕氏做王,各位逢迎讨好违背盟约,有什么脸在地下见高帝!”陈平说:“当面在朝廷争辩,我不如您;保全社稷,安定刘氏后代,您也不如我。”王陵无言以对。于是吕太后想罢免王陵,就表面上提升王陵做皇帝太傅,实际是夺了他的相权。王陵生气,称病辞职,闭门不去朝见,十年后去世。
看了 (9分,每小题3分)王陵,沛...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本文由古代典籍中对“格物致知”的阐释引出论题“”以王阳明和作者自己的经验为论据,论证了真正的格物致  2020-05-17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王陵,沛人也。始为县豪,高祖微时兄事陵。及高祖起沛,入咸阳,陵亦聚  2020-06-2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王阳明是明代大思想家,其心学集儒、释、道之大成。王阳明立下了心学四决:无善无恶  2020-07-12 …

王阳明的弟子董梦石出游回来说:“见满街都是圣人。”王阳明说:“此亦常事耳,何足为异。”下列观点可以体  2020-11-03 …

请问什么叫做格物,自知?这两个我总是给弄混,究竟哪个是说要认识到事物的根本问题?或者说格物与自知分别  2020-11-0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王陵,沛人也。始为县豪,高祖微时兄事陵。及高祖起沛,入咸阳,陵亦聚党数  2020-11-13 …

程朱理学提倡“存天理,灭人欲”的命题,王阳明也提出了“天理即是人欲”的观点。这表明二者相同之处是()  2020-11-21 …

材料一:王守仁,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曹筑室于会稽山  2021-01-1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王阳明(1472-1529)和马丁•路德MartinLuther(1483-  2021-01-18 …

(2009年5月徐州市第三次调研4题)王阳明主张“内心反省”,克服“私欲”,以“致良知”,其本质意图  2021-0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