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文言文高手快来抢分啊!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
题目详情
文言文高手快来抢分啊!
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1、解词
(1)昔吴起 昔( )
(2)而止之食 而( )表什么?承接?并列?转折?还是其他的什么?
(3)而止之食 止( )
(4)而止之食 之( )
(5)“诺” 诺( )
(6)待公而食 公( )
(7)待公而食 而( )表什么?承接?并列?转折?还是其他的什么?
(8)至暮不来 至( )
(9)令人求故人 求( )
(10)方与之食 方( )
(11)不食以俟者 以( )
(12) 不食以俟者 俟( )通假字?通什么?
(13)不食以俟者 者( )
(14)为信若此 若( )
(15)宜其能服三军欤 宜( )
(16)宜其能服三军欤 欤( )通假字?通什么?
2、启示
(1)本文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1、解词
(1)昔吴起 昔( )
(2)而止之食 而( )表什么?承接?并列?转折?还是其他的什么?
(3)而止之食 止( )
(4)而止之食 之( )
(5)“诺” 诺( )
(6)待公而食 公( )
(7)待公而食 而( )表什么?承接?并列?转折?还是其他的什么?
(8)至暮不来 至( )
(9)令人求故人 求( )
(10)方与之食 方( )
(11)不食以俟者 以( )
(12) 不食以俟者 俟( )通假字?通什么?
(13)不食以俟者 者( )
(14)为信若此 若( )
(15)宜其能服三军欤 宜( )
(16)宜其能服三军欤 欤( )通假字?通什么?
2、启示
(1)本文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
(1)从前 (2)表顺接,就 (3)使动用法,使...停止,翻译为让某人留下,留下某人
(4)代词,他(代老友) (5)好(古文中表示答应,允若,赞同的词) (6)您(古文中对对方的敬称)
(7)表承接,才 (8)到了 (9)找 (10)才 (11)来,为了 (12)等待(不是通假字) (13).的原因
(14)像...(15)宜...固定句式,意思为这是.的吧?(16)念yu(二声),文言助词,表示疑问、感叹、反问等语气(不是通假字)
2.
以身作则、为人讲信用、以信服人,待人诚恳守信的启示
译文:从前吴起外出遇到了老友,就留他吃饭.老友说:“好啊.”吴起说:“(我在家里)等待您一起进餐.”老友到了傍晚还没有来,吴起不吃饭而等候他.第二天早晨,(吴起)派人去找老友,老友来了,才同他一起进餐.吴起不吃饭而等候老友的原因是怕自己说了话不算数啊.他坚守信用到如此程度,这是能使军队信服的缘由吧!要使军队信服,(作为将领)不守信用是不行的.
--------
手打的要给分啊QWQ
-----
关于2楼的争议:
以下结果由汉典提供词典解释
俟 sì
基本字义
1.等待:机进攻.次〕依次.
详细字义
〈形〉
1.(形声.从人,矣声.本义:大) 同本义 [big]
俟,大也.——《说文》
俪俪俟俟,或群或友.——《诗·小雅·吉日》
〈动〉
1.等待 [wait]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诗·邶风·静女》
俟于门外.——《仪礼·士昏礼》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论语·先进》
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礼记·中庸》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又如:俟命(等待命令);俟吉(等待吉日);俟候(等待;等候);俟时(等待时机);俟望(等待盼望);俟嗣(等待继位);俟河之清(等待黄河水清,比喻希望不可能实现)
3.另见 qí
所以:现在也在用这个词语,可以不算通假字
--
与——欤
《说文》:“与,党与也.”《汉书·燕剌王刘旦传》:“群臣连与为朋,非毁宗室.”《荀子·王霸》:“约结已定,虽睹利败,不欺其与.”“与”字也被借用作语气词,如《论语·微子》:“是鲁孔丘与?”《孟子·公孙丑上》:“今言王若易然,则文王不足法与?”为了与本义相区别,后来造了“欤”字,成了语气词的后起本字,今简化为“欤”.
所以:是"与"通"欤"
(1)从前 (2)表顺接,就 (3)使动用法,使...停止,翻译为让某人留下,留下某人
(4)代词,他(代老友) (5)好(古文中表示答应,允若,赞同的词) (6)您(古文中对对方的敬称)
(7)表承接,才 (8)到了 (9)找 (10)才 (11)来,为了 (12)等待(不是通假字) (13).的原因
(14)像...(15)宜...固定句式,意思为这是.的吧?(16)念yu(二声),文言助词,表示疑问、感叹、反问等语气(不是通假字)
2.
以身作则、为人讲信用、以信服人,待人诚恳守信的启示
译文:从前吴起外出遇到了老友,就留他吃饭.老友说:“好啊.”吴起说:“(我在家里)等待您一起进餐.”老友到了傍晚还没有来,吴起不吃饭而等候他.第二天早晨,(吴起)派人去找老友,老友来了,才同他一起进餐.吴起不吃饭而等候老友的原因是怕自己说了话不算数啊.他坚守信用到如此程度,这是能使军队信服的缘由吧!要使军队信服,(作为将领)不守信用是不行的.
--------
手打的要给分啊QWQ
-----
关于2楼的争议:
以下结果由汉典提供词典解释
俟 sì
基本字义
1.等待:机进攻.次〕依次.
详细字义
〈形〉
1.(形声.从人,矣声.本义:大) 同本义 [big]
俟,大也.——《说文》
俪俪俟俟,或群或友.——《诗·小雅·吉日》
〈动〉
1.等待 [wait]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诗·邶风·静女》
俟于门外.——《仪礼·士昏礼》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论语·先进》
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礼记·中庸》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又如:俟命(等待命令);俟吉(等待吉日);俟候(等待;等候);俟时(等待时机);俟望(等待盼望);俟嗣(等待继位);俟河之清(等待黄河水清,比喻希望不可能实现)
3.另见 qí
所以:现在也在用这个词语,可以不算通假字
--
与——欤
《说文》:“与,党与也.”《汉书·燕剌王刘旦传》:“群臣连与为朋,非毁宗室.”《荀子·王霸》:“约结已定,虽睹利败,不欺其与.”“与”字也被借用作语气词,如《论语·微子》:“是鲁孔丘与?”《孟子·公孙丑上》:“今言王若易然,则文王不足法与?”为了与本义相区别,后来造了“欤”字,成了语气词的后起本字,今简化为“欤”.
所以:是"与"通"欤"
看了 文言文高手快来抢分啊!昔吴起...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翻译下列加点的词.[1]从语境来看,文中画线的"人皆吊之"的"之"指;"此独以跛之故"中的"此"又 2020-06-06 …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唐)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何人不起故 2020-06-26 …
同朋友喝酒,嚼着薄片的雪藕,忽然怀念起故乡来了.若在故乡,每当新秋的早晨,门前经过许多的乡人:男的 2020-07-02 …
一道阅读题同朋友喝酒,嚼着薄片的雪藕,忽然怀念起故乡来了.若在故乡,每当新秋的早晨,门前经过许多的 2020-07-06 …
2014年春晚小品《扶不扶》上演了一出扶老太太的故事,其中一句“人倒了还可以扶起来,人心倒了可就扶不 2020-11-23 …
容若的木兰花令第二联到底是“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还是“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心人易变”? 2020-11-24 …
2010年上半年,中国共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重特大事故45起,死亡和下落不明764人,同比去年增加 2020-12-07 …
同朋友喝酒,嚼着薄片的雪藕,忽然怀念起故乡来了.若在故乡,每当新秋的早晨,门前经过许多的乡人:男的紫 2020-12-10 …
下列诗句中,不是表现乡情的一项是A、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B、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C、 2020-12-15 …
2011年8月11日,国务院“7·23”甬温线特大铁路交通事故调查组负责人指出,这起事故的发生既有设 2020-12-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