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针对当时的社会动荡,某学派提出:“仁人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然当今之时,天下之害,孰为大?曰:若大国之攻小国也,大家之乱小家也;强之劫弱,众
战国时期,针对当时的社会动荡,某学派提出:“仁人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然当今之时,天下之害,孰为大?曰:若大国之攻小国也,大家之乱小家也;强之劫弱,众之暴寡,诈之谋愚,贵之敖贱,此天下之害也。”该思想属于( )
A. 儒家
B. 墨家
C. 道家
D. 法家
ACD三项的主张与题干材料不符,应排除.
故选B.
求关于《学记》中的几句的解释,请专家多多指教。《学记》中有:“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 2020-06-20 …
欣赏古诗文,理解古诗文,完成古诗文练习陆绩怀橘绩(陆绩,三国时吴国学者)年六岁,于九江见袁木。袁出 2020-06-29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国必有学而始立,学必以粹为有用。国不学则不国,学非粹则非 2020-07-02 …
《资政新篇》提出:“治国必先立政,而为政必有资取”。它所“资取”的主旨是“因时制宜,审势而行”地学 2020-07-11 …
《资政新篇》提出:“治国必先立政,而为政必有资取”。它所“资取”的主旨是“因时制宜,审势而行”地学 2020-07-11 …
欣赏古诗文,理解古诗文,完成古诗文练习陆绩怀橘绩(陆绩,三国时吴国学者)年六岁,于九江见袁木。袁出 2020-07-16 …
请问,我国何时将英语列为小学的必修课程的?记得从前90年代末,从初中开始才有英语必修课(LiLei& 2020-11-07 …
理解句子(3)1919年到1922年,我国著名的画家徐悲鸿在欧洲留学.那时,中国学生在外国留学,常常 2020-11-14 …
20世纪初的中国曾经掀起过一场激烈的西学与国学之争,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8分)国 2020-11-15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国必有学百始立,学必以粹为有用。国不学则不国,学非粹则非学 2020-1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