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完成下列各题。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

题目详情
阅读《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完成下列各题。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下面四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与其它三句不同的一句是___
A.环而攻而不胜
B.域民不以封疆
C.七里
D.固国不以山溪
(2)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
①池: ___
②亲戚: 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①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翻译:___。
②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翻译:___。
(4)孟子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要素是什么?其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孟子认为这个主要因素的实质是什么?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之”的用法.A.代词,它,指城.B.C.D.助词,的.
(2)本题考查重点文言实词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推断词语的意思.词语所在的句子的理 池非不深也:护城河不是不深.池:古代专指护城河.
攻亲戚之所畔:攻打兄弟骨肉都背叛他的人.亲戚属于古今异义词.
(3)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及常用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城:内城.郭:外城.君子:此处是施行仁政的人.
(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从文章第一段回答三个要素.运用对比手法写出了人和的重要性.看题目就能把握文章的中心“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1. A(共2分)
2.(1)护城河 (2)父母兄弟等亲属(共2分.每小题1分)
3.(1)(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2)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共2分.每小题1分.)
4. 天时、地利、人和  人和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共4分.第一问1分,第二问1分,第三问2分)
看了 阅读《孟子二章》(得道多助,...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