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其他-->
抱薪救火的出处是哪里苏洵的《六国论》中的话是不是引用的《史记·魏世家》?
题目详情
抱薪救火的出处是哪里
苏洵的《六国论》中的话是不是引用的《史记·魏世家》?
苏洵的《六国论》中的话是不是引用的《史记·魏世家》?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抱薪救火
战国末期,秦国向魏国接连发动大规模的进攻,魏国无力抵抗,大片土地都被秦军占领了.到公元前273年,秦国又一次向魏国出兵,势头空前猛烈.
魏王把大臣们召来,愁眉苦脸地问大家有没有使秦国退兵的办法.大臣们由于经过多年的战乱,提起打仗就吓得哆嗦,谁也不敢谈“抵抗”二字.在这大兵压境的危急时刻,多数大臣都劝魏王,用黄河以北和太行山以南的大片土地为代价,向秦王求和.
谋士苏代听了这些话,很不以为然,忙上前对魏王说:“大王,他们是因为自己胆小怕死,才让您去卖国求和,根本不为国家着想.您想,把大片土地割让给秦国虽然暂时满足了秦王的野心,但秦国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只要魏国的土地没割完,秦军就不会停止进攻我们.”
说到这里,苏代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人,他的房子起火了,别人劝他快用水去浇灭大火,但他不听,偏抱起一捆柴草去救火,是因为他不懂得柴草不但不能灭火反而能助长火势的道理.大王若同意拿着魏国土地去求和,不就等于抱着柴草救火吗?”
尽管苏代讲得头头是道,但是胆小的魏王只顾眼前的太平,还是依大臣们的意见把魏国大片土地割让给秦国.到公元225年,果然秦军又向魏国大举进攻,包围了国都大梁,掘开黄河大堤让洪水淹没了大梁城,魏国终于被秦国灭掉了.
故事出自《史记·魏世家》.成语“抱薪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灭祸害,结果反而使祸害扩大.
战国末期,秦国向魏国接连发动大规模的进攻,魏国无力抵抗,大片土地都被秦军占领了.到公元前273年,秦国又一次向魏国出兵,势头空前猛烈.
魏王把大臣们召来,愁眉苦脸地问大家有没有使秦国退兵的办法.大臣们由于经过多年的战乱,提起打仗就吓得哆嗦,谁也不敢谈“抵抗”二字.在这大兵压境的危急时刻,多数大臣都劝魏王,用黄河以北和太行山以南的大片土地为代价,向秦王求和.
谋士苏代听了这些话,很不以为然,忙上前对魏王说:“大王,他们是因为自己胆小怕死,才让您去卖国求和,根本不为国家着想.您想,把大片土地割让给秦国虽然暂时满足了秦王的野心,但秦国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只要魏国的土地没割完,秦军就不会停止进攻我们.”
说到这里,苏代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人,他的房子起火了,别人劝他快用水去浇灭大火,但他不听,偏抱起一捆柴草去救火,是因为他不懂得柴草不但不能灭火反而能助长火势的道理.大王若同意拿着魏国土地去求和,不就等于抱着柴草救火吗?”
尽管苏代讲得头头是道,但是胆小的魏王只顾眼前的太平,还是依大臣们的意见把魏国大片土地割让给秦国.到公元225年,果然秦军又向魏国大举进攻,包围了国都大梁,掘开黄河大堤让洪水淹没了大梁城,魏国终于被秦国灭掉了.
故事出自《史记·魏世家》.成语“抱薪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灭祸害,结果反而使祸害扩大.
看了 抱薪救火的出处是哪里苏洵的《...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日常用品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用品小苏打洁厕灵管道通有效成分NaHCO3HClNaOH(1)洁厕 2020-04-06 …
苏教高中语文必背文言文注意点:1.苏教版2.请自己打字。(如果你没读过高中,也不是苏教的,就不要留 2020-05-22 …
据苏州日报报道,2010年1月11日苏州市的最高气温是5℃.最低气温是-2℃,当天苏州市的气温t( 2020-06-04 …
苏教版,隆中对和出师表,原文.急用!不要人教版的~人教版跟苏教不一样啊~三楼是人教的 2020-06-10 …
浣溪沙苏轼(万顷风涛不记苏)这首词主要运用的表达技巧及其作用RT 2020-06-11 …
管仲论(苏洵)翻译我要的是苏洵的《管仲论》的翻译,不是苏轼的,管仲相威公,霸诸侯,攘夷狄,……夫功 2020-06-18 …
用···①不···②的···③造句①②都只填一个字,①填动词,②填和①搭配的字,③填两个字的名词要 2020-06-22 …
学者在回答日本军官“为什么抗日”的问题说:“我不得不如此.”把这句话改成不用"不”的一句话. 2020-06-22 …
苏丹红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常用于辣椒酱等食品中,媒体报道其有致癌作用.(1)丹丹认为少量的苏丹红不会 2020-06-26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苏宁电器要做百货,而且将百货商场直接开到张桂平苏宁集团 2020-06-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