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口技》中的文字,完成下题。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
题目详情
阅读《口技》中的文字,完成下题。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___
A. 《口技》选自《虞初新志》.《虞初新志》是清代人林嗣环编选的一部笔记小说集。
B. 《口技》一文记叙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赞扬了口技表演者精湛的技艺,表现了我国民间艺人的智慧和才能。
C. 《口技》一文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语言简练、准确、生动,是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
D. 《口技》一文以口技艺人之“善”贯穿全篇,叙述有条理而又曲折多变。
(2)下列加点字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___
A. 满坐寂然 坐:通“座”
B. 众妙毕备 毕:全、都
C. 宾客意少舒 舒:伸展、松弛
D. 不能名其一处 名:名字
(3)翻译下列句子有误的一项是___
A. 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 译文:另一个大孩子醒了,唠叨个没完。
B. 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译文:又夹着成百上千个呼救的声音,拉塌燃烧着的房屋时一齐用力的声音,抢救东西的声音,泼水的声音。
C.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译文:虽然一个人有一百只手,每只手有一百只手指头,不能说出其中的一种声音。
D. 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译文:在这种情况下,宾客们没有不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扬起袖子,露出手臂的,两只大腿打哆嗦,几乎想要先跑了。
(4)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B.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C.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D. 虽/人有百手
(5)下列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描写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表现了京中善口技者的高超技艺。
B. 本文既可以当作描写场景的记叙文来读,也可以作为摹写口技特色的说明文来读。
C. 听众的反应烘托了口技表演的高超,都属于正面描写。
D. 文章结尾处道具的重现,强调其表演工具的简单,突出其技艺高明,点明题意。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___
A. 《口技》选自《虞初新志》.《虞初新志》是清代人林嗣环编选的一部笔记小说集。
B. 《口技》一文记叙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赞扬了口技表演者精湛的技艺,表现了我国民间艺人的智慧和才能。
C. 《口技》一文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语言简练、准确、生动,是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
D. 《口技》一文以口技艺人之“善”贯穿全篇,叙述有条理而又曲折多变。
(2)下列加点字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___
A. 满坐寂然 坐:通“座”
B. 众妙毕备 毕:全、都
C. 宾客意少舒 舒:伸展、松弛
D. 不能名其一处 名:名字
(3)翻译下列句子有误的一项是___
A. 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 译文:另一个大孩子醒了,唠叨个没完。
B. 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译文:又夹着成百上千个呼救的声音,拉塌燃烧着的房屋时一齐用力的声音,抢救东西的声音,泼水的声音。
C.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译文:虽然一个人有一百只手,每只手有一百只手指头,不能说出其中的一种声音。
D. 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译文:在这种情况下,宾客们没有不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扬起袖子,露出手臂的,两只大腿打哆嗦,几乎想要先跑了。
(4)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B.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C.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D. 虽/人有百手
(5)下列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描写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表现了京中善口技者的高超技艺。
B. 本文既可以当作描写场景的记叙文来读,也可以作为摹写口技特色的说明文来读。
C. 听众的反应烘托了口技表演的高超,都属于正面描写。
D. 文章结尾处道具的重现,强调其表演工具的简单,突出其技艺高明,点明题意。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常识、内容、写法的理解,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根据具体内容分析判断.
A.有误,《虞初新志》是张潮编写的;
B.正确;
C. 正确;
D.正确
故选:A
(2)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为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A句意:全场静悄悄的.坐:通“座”
B句意:各种声音都模仿得像极了.毕:全、都
C句意:宾客们的心情稍微放松了些.舒:伸展、松弛
D句意:也不能说出其中的一个地方来啊.名:说出
故选:D
(3)本题主要考查点是对句子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A正确;
B正确;
C有误,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每只手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指出其中的任何一种声音来.
D正确.
故选:C
(4)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根据句意来划分:
A句意:在这种情况下,客人们没有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正确停顿: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B句意:中间夹杂着劈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
C句意:隐隐听到有老鼠作作索索的声音.
D句意: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
故选:A
(5)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根据具体内容分析.
A.正确;
B.正确;
C. 有误,听众的反应烘托了口技表演的高超,都属于侧面描写;
D.正确;
故选:C
答案:
(1)A
(2)D
(3)C
(4)A
(5)C
A.有误,《虞初新志》是张潮编写的;
B.正确;
C. 正确;
D.正确
故选:A
(2)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为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A句意:全场静悄悄的.坐:通“座”
B句意:各种声音都模仿得像极了.毕:全、都
C句意:宾客们的心情稍微放松了些.舒:伸展、松弛
D句意:也不能说出其中的一个地方来啊.名:说出
故选:D
(3)本题主要考查点是对句子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A正确;
B正确;
C有误,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每只手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指出其中的任何一种声音来.
D正确.
故选:C
(4)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根据句意来划分:
A句意:在这种情况下,客人们没有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正确停顿: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B句意:中间夹杂着劈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
C句意:隐隐听到有老鼠作作索索的声音.
D句意: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
故选:A
(5)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根据具体内容分析.
A.正确;
B.正确;
C. 有误,听众的反应烘托了口技表演的高超,都属于侧面描写;
D.正确;
故选:C
答案:
(1)A
(2)D
(3)C
(4)A
(5)C
看了 阅读《口技》中的文字,完成下...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原文: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原文:京中有 2020-05-16 …
(甲)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 2020-06-05 …
阅读《口技》,完成下列各题。口技林嗣环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 2020-06-15 …
(甲)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 2020-06-23 …
阅读《口技》.回答7—11题①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 2020-06-23 …
口技阅读,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室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 2020-06-23 …
口技的语段练习(甲)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 2020-06-23 …
口技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 2020-06-24 …
《口技》①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 2020-06-24 …
口技(17分)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 2020-06-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