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政治-->
“揠苗助长”事与愿违,“庖丁解牛”则事半功倍。16.“揠苗助长”的错误主要在于A.没有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B.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C.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
题目详情
| “揠苗助长”事与愿违,“庖丁解牛”则事半功倍。 16.“揠苗助长”的错误主要在于 A.没有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B.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 C.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规律的客观性 D.夸大了客观条件对主观能动性的制约作用 17.“庖丁解牛”之所以事半功倍,从哲学上看是因为 A.他尊重规律,能在事物的运动中把握规律 B.他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利用规律为人类谋福利 C.他能够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D.他具有创造性思维,认识了一切规律 18.两个寓言故事所反映出的不同结果共同说明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巨大的反作用 B.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自觉地利用和创造规律 C.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D.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规律为基础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 16.答案:C 17.答案:A 18.答案:D |
| 16. “揠苗助长”的故事启示我们:禾苗的生长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而“揠苗助长”的行为则违背了事物自身发展的规律性,错误地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故C项符合题意。 17. B、C两项不能构成题干要求的原因。D项中“认识了一切规律”的说法是不正确的。正确答案应为A项。 18. A、C两项的说法均不符合题干要求的规定性,B项的说法是错误的,所以正确选项为D项。 |
看了 “揠苗助长”事与愿违,“庖丁...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一个圆形水池半径为20米,在她的周围铺一条宽2米的小路,则小路的总面积是多少平方米.这些题如果愿意 2020-05-21 …
.下列划线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生与死是人生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但在我们的文化中,死亡却是讳莫如 2020-06-21 …
我该如何切题“半”有朦胧美,“半”有残缺美;“半”是恰到好处,“半”意味可休整待发.明代文人梅鼎祚 2020-07-01 …
阅读《寡人愿安承教》一文,解答文后的问题。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 2020-07-08 …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小题1:嗟乎!君子焉可侮哉,寡人自取病耳!及今闻君子之 2020-07-11 …
半命题作文,题目:我愿()生活是个万花筒,每个人愿意做的事也各不同。有人愿做这类事,有人愿做那类事 2020-07-25 …
单选题:人生目的是指人()的观点和主张,是人生的根本愿望和目标.A.为什么活着B.为什么单选题:人生 2020-11-05 …
请问“方圆”是指什么?有一首诗:平生无大愿,愿得一窖金,方圆三千里,浅处半人深.请问“方圆”是指圆半 2020-11-22 …
艾滋病疫苗人体实验中的志愿者是怎么找来的?双盲对照实验中,一半人志愿者用的是艾滋病疫苗,另一半人用的 2020-12-06 …
化学问题混合气体中有水和二氧化碳,老师说若有水就先验证水在除去,浓硫酸是干燥随水的,氢氧化钠固体是干 2021-0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