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请简要赏析這首詩的后两句.更堪临水登山处,正是浮家泛宅时.
题目详情
请简要赏析這首詩的后两句.
更堪临水登山处,正是浮家泛宅时.
更堪临水登山处,正是浮家泛宅时.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陆游于乾道六年(1170)赴夔州通判任时即慨叹“局促常悲类楚囚,迁流还叹学齐优”.(《黄州》)国势不振,壮志难酬,因此他又常常寄同情于屈原;“离骚未尽灵均恨,志士千秋泪满裳.”(《哀郢二首》)后来终于有一个报效国家的机会——赴南郑佐王炎干办公事,但不到一年就调任成都宣抚使参议官,诗人曾痛心地唱道:“渭水岐山不出兵,却携琴剑锦官城.”不久,又被调离成都,在蜀州、嘉州、荣州任职,过着“似闲有俸钱,似仕士薄书.似长免事任,似属非走趋”的生活.闲散之中,“匹马戍梁州”的英雄竟“身如林下僧”,所以同因谗遭逐的屈原感情上就更接近了.这首写于淳熙元年(1174)离蜀州通判任后的诗,即借思乡之情抒不能为国尽力之恨.第一联中的“挑灯”、“句句”看似寻常,其实却是理解全诗的关键.这一联里诗人只说楚辞“不吾欺”,第三句又用《楚辞·九辩》中的句意,“不吾欺”的当是指楚辞中慨叹远游漂泊的诗句.这样理解自然不错,因为伤羁旅是本篇第二句以下着力描写的内容,也是全诗的重要主题.但是,如果研讨一下“挑灯”、“句句”四字,那么认识还有可能更进一步.诗言“挑灯”,当然是久读,因而所读的绝非楚辞中的一篇一章;又说“句句”,我们便知道“不吾欺”者就不单是“登山临水”一意,相反,贯穿在楚辞“句句”中的主要精神——关心国家命运、指斥权奸误国、对因谗被逐的不满等等,应该也是作者内心所深许的严羽《仓浪诗话》说,写诗“语忌直,意忌浅,脉忌露”.陆游此诗即用“引而不发”的方式,把乡思和楚辞中的忧愤联系起来,不但形式上含蕴深曲,耐人咀嚼,而且内容也远远超过了一般游子怀乡、志士不遇的篇什.王世贞《艺苑卮言》卷四说:“诗自正宗之外,如昔人所称‘广大教化主’者,于长庆得一人,曰白乐天;于元年丰得一人焉,曰苏子瞻;于南渡后得一人,曰陆务观:为其情事景物之悉备也.”把陆游和白居易、苏轼并列,可以说是当只无愧.陆游七律,前人推崇备至.沈德潜说:“防翁七言律,对仗工整,使事熨帖,当时无与比埒.”刘克庄更说:“古人好对偶被放翁用尽.”这首诗中间四句不仅对偶亲切、自然、工致,而且含义也十分丰富.“临水登山”与“浮家泛宅”虽同写羁旅,但前者侧重远游,后者侧重漂泊,而且一句用“处”,一句用“时”,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突出作者的旅寓情怀.即使是“更堪”、“正是”这些虚字的使用,也道出了诗人已经不堪(更堪、岂堪、哪堪之意)宦游而又不得不继续寄旅的内心世界.颈联中“客恨”照应首联,当与楚辞“句句”所含之恨有关;“归期”照应颔联,同时又是“怀吴中”的进一步深化.“巴酒”不能消恨,可见旧恨犹在;“蜀巫”空报归期,则新恨又添.此外,“巴酒”、“蜀巫”虽是前人诗歌中常见的熟语,但是作者当时身在成都,用得便更显切当.尾联离开前六句的思路独辟蹊径,由自己在蜀川怀吴中联想到吴中无人怀念自己,两相对比自下,更加显示了千里客居者的孤独和苦闷.写法上,这一联有两重含义:一是用“柳”音关“留”,明写留恋吴中——这是古人诗文中的常见用法;一是用“灞桥”意关京都(灞桥在长安东三十里的灞水上),暗示朝廷中没有人赏识自己的才能——这则是本篇的独到处.
看了 请简要赏析這首詩的后两句.更...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甲`已两的正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他们对桌面的压强相等,而他们对桌面压力的比是9:4,则他们的密度 2020-05-16 …
飞机在距离地面9千米高空上飞行,先在A处测的正前方某小岛C的俯角为30°.?飞机在距离地面9千米高 2020-05-17 …
“资料3”中,审计人员审查销售退回业务账务处理的正确性时,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有: A.对销售退回的 2020-05-21 …
中断处理的正确过程是A.分析中断源,保存被中断程序现场,执行响应处理程序,恢复被中断程序现场B. 2020-05-24 …
以下关于网内往来差错处理的正确表述是()。A、当日发现差错,录入后确认前,由原录入柜员抹账;确 2020-05-26 …
氯气泄漏氯气钢瓶发生损坏,氯气泄露,处理的正确方法是A丢到深坑,用石灰掩埋B推到小河里C抬到下风口 2020-06-06 …
处暑的正确读音是什么?“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的8月23日左右.”这句话中的“处”的正确读音 2020-06-10 …
王安石庚申正月游齐安水南水北重重柳,山后山前处处梅.未即此身随物化,年年长趁此时来(1)一二两句中 2020-06-16 …
两的正方形的边长比是4:1,那么它们的周长比是():(),面积比是():().两个正方体的棱长比是 2020-07-13 …
如图,C、D分别位于路段A、B两点的正北处与正南处,现有两车分别从E、F两处出发,以相同的速度行驶 2020-07-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