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江上渔者最后两句把渔船比喻成一片叶子,生动形象的写出了——————————————————.
题目详情
江上渔者最后两句把渔船比喻成一片叶子,生动形象的写出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名称:江上渔者
作者:范仲淹
体裁:五绝
年代:北宋
出处:《范文正公集》
作品原文
江上渔者 【宋】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 出没风波里.
注释译文
注释
渔者:捕鱼的人. 但:只.爱:喜欢. 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 味道鲜美的鱼. 生长快,体大味美.
君:你. 一叶舟:像飘浮在水上的一片树叶似的小船.
出没:若隐若现.指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风波:波浪.
一叶舟:像落叶漂浮在水面的小船.
译文
江上来来往往无数人,只知喜爱鲈鱼之鲜美. 您请看看一叶小扁舟, 出了风口又入波浪里.
作品鉴赏
这首语言朴实、形象生动、对比强烈、耐人寻味的小诗,反映了渔民劳作的艰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首句写江岸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次句写岸上人的心态,揭示“往来’的原因.后二句牵过的视线,指示出风浪中忽隐忽现的捕鱼小船,注意捕鱼的情景.鲈鱼虽味美,捕捉却艰辛表达出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深含对“但爱鲈鱼美”的岸上人的规劝.“江上”和“风波”两种环境,“往来人”和“一叶舟”两种情态、“往来”和“出没”两种动态强烈对比,显示出全诗旨在所在.
作者:范仲淹
体裁:五绝
年代:北宋
出处:《范文正公集》
作品原文
江上渔者 【宋】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 出没风波里.
注释译文
注释
渔者:捕鱼的人. 但:只.爱:喜欢. 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 味道鲜美的鱼. 生长快,体大味美.
君:你. 一叶舟:像飘浮在水上的一片树叶似的小船.
出没:若隐若现.指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风波:波浪.
一叶舟:像落叶漂浮在水面的小船.
译文
江上来来往往无数人,只知喜爱鲈鱼之鲜美. 您请看看一叶小扁舟, 出了风口又入波浪里.
作品鉴赏
这首语言朴实、形象生动、对比强烈、耐人寻味的小诗,反映了渔民劳作的艰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首句写江岸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次句写岸上人的心态,揭示“往来’的原因.后二句牵过的视线,指示出风浪中忽隐忽现的捕鱼小船,注意捕鱼的情景.鲈鱼虽味美,捕捉却艰辛表达出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深含对“但爱鲈鱼美”的岸上人的规劝.“江上”和“风波”两种环境,“往来人”和“一叶舟”两种情态、“往来”和“出没”两种动态强烈对比,显示出全诗旨在所在.
看了 江上渔者最后两句把渔船比喻成...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某渔场的最大养殖量是100吨鱼,为保证鱼群的生长空间,实际养殖量应当比100吨少,以留出适当的空闲 2020-05-17 …
某同学按顺序写下1、2、3、4……共写了834个数字,该同学写的最后一个数是多少?9+90*2+3 2020-05-20 …
《渔父》中的渔夫的最后一句话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是什么意思.渔父赞同 2020-06-09 …
老师,郑振峰写的最后一科和都德写的最后一刻有什么区别.(写作手法,表达方式,情感内容.) 2020-06-13 …
初步函数问题某渔场的最大养殖空间为m吨为保证鱼群的生长空间..实际的养殖量x要小于m.留出适当的空 2020-07-03 …
某舰艇在A处测得遇险渔船在北偏东30°、距离为63海里的B处,此时得知该渔船正在沿正东方向以每小时 2020-07-04 …
"人"最初写法是什么?”人”这个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写的?最初的写法是什么?是一撇一捺吗? 2020-11-24 …
去新东方学英语,听课证上写的最后一天两次是什么意思啊以前都是早晨八点到下午三点,分三节课上,而听课证 2020-11-28 …
沁圆春雪,沁圆春雪,毛泽东写的,最后一句是: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最好一个一个字解释.尤其是 2020-12-02 …
写出下列形容词的最高级是写的最高级要不要加thenew的最高级是写newest还是thenewest 2021-02-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