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现求"实事求是"的故事?

题目详情
现求"实事求是"的故事?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陈云同志在东北解放战争时期坚持实事求是的范例 中国网 | 时间:2005 年06 月09 日 | 文章来源:《缅怀陈云》 陈云同志离开我们5年了!他那高尚的品德、坚强的党性、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永远使我难以忘怀.1945年8月日军投降后不久,中共中央决定组建中共中央东北局,由彭真、陈云、伍修权、程子华、林枫5同志组成,彭真同志任书记.党中央明确提出全国的战略方针是向北发展,向南防御.先后从关内各解放区抽调2万名干部、11万军队进入东北.陈云同志也于9月中旬从延安到达沈阳.11月2日,中共中央决定组建中共中央北满分局,由陈云同志任中共北满分局书记兼北满军区政治委员.陈云同志遂于11月7日离开沈阳,于15日到达哈尔滨.翌日,中共北满分局正式成立.北满分局一成立,陈云同志便提出我党在北满的3项任务:一是积极主动地肃清土匪,建立政权.二是把发动群众看成是一切工作的根本,首先开展反奸清算斗争,减租减息.不久又增加一项内容,即分配开拓地、满拓地、汉奸地给无地少地的农民.三是组织军队,使北满成为我军兵源及练兵的基地.目标是必须将北满建设成为全东北的大后方和巩固的根据地.在中共北满分局建立刚7天之时,根据苏军要求,北满分局于11月22日撤离哈尔滨,撤往哈市东南100多华里的宾县.当时,我党我军刚进入东北不久,从上到下都处于对新区、新形势的认识过程中.在这个认识过程中,对于我们的力量(已到达东北的部队和干部)应如何部署,中间曾发生过摇摆和变动,干部在和战问题、城市与农村关系问题、根据地建设以及作战方针等问题上,都存在着一定的意见分歧.有的同志鉴于我军顺利进入东北、得先机之利的形势,曾设想在北宁(北平至沈阳)铁路沿线打几个好仗,阻止国民党进军东北,因此,积极筹划打大仗,提出要“御敌于国门之外”.鉴于此,在陈云同志主持下,北满分局向东北局并中央提出了党在东北工作的战略方针.北满分局撤离哈尔滨的时候,为了就近了解情况,在哈尔滨市南岗区保留了一栋秘密的小楼,供召开小型会议之用.从1945年11月25日开始,陈云同志就在这栋小楼内召开会议,讨论拟向东北局并转中央提出的战略性建议.北满分局成员高岗、张闻天也于11月下旬从沈阳抵达哈尔滨,冒着大雪在这栋小楼找到陈云同志.陈云同志听了简单汇报后,立即与他们进行讨论.经过3天认真研究,分析了国民党军队攻占山海关后的国内外形势特别是东北与北满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关于党在东北工作战略方针的建议,即《对满洲工作的几点意见》.《意见》分析了苏联在东北所采取的基本政策,总结了我党我军进入东北后的斗争经验,阐明了东北敌我友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提出了我党在东北应采取的切实可行的战略方针,还提出了对建立北满根据地的工作部署.《意见》明确写道:“根据三个月的经验,我们已可看出,苏联对满洲的政策基本上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把沈阳、长春、哈尔滨三大城市及长春铁路干线交给国民党;另一方面,援助我党在满洲力量的发展.保持远东和平和世界和平,是苏联这一政策的基本目的(1).”“我们必须承认,首先独占三大城市及长春铁路干线以独占满洲,这种可能性现在是没有的.因此,当前在满洲工作的基本方针,应该不是把我们的全部注意力集中于这三大城市,而是集中必要的武装力量,在锦州、沈阳前线给国民党部队以可能的打击,争取时间.同时,将其他武装力量及干部,有计划地主动地和迅速地分散到北满、东满、西满,包括广大乡村、中小城市及铁路支线的战略地区,以扫荡反动武装和土匪,肃清汉奸力量,放手发动群众,扩大部队,改造政权,以建立三大城市外围及长春铁路干线两旁的广大的巩固根据地(2).”为了实现党在东北工作的战略方针和北满的工作部署,这份《意见》还提出在思想上应注意的问题:“必须防止干部中以为不经过严重斗争而可以取得全满洲的想法,竭力避免把一切希望寄托在苏联的援助上,以苏联对我们援助一时增减而发生盲目的乐观或悲观失望的情绪.必须严重注意干部中由于进入城市而生长起来的享受腐化倾向.同时,应该预先防止国民党进入中心城市后向我们压迫时,在干部中可能发生的精神上、思想上和行动上的混乱(3).” 《意见》明确地提出,我们独占东北的可能性是没有的,这样判断东北的形势,是符合实际的.明确这一点关系重大,它必然会引申出我们绝不能再把主力部队和大量干部摆在沈阳及其周围地区,必然会改变当时把重点放在大城市的想法.因此,这个《意见》是在重大历史转折时刻和国际国内错综复杂的形势下,从中国和东北的实际出发,成功地运用毛泽东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思想,把党中央夺取东北的指导思想与东北内外复杂多变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的一个范例,是“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思想的卓越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