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盖史之为用也,记功司过,彰善瘅恶,得失一朝,荣辱千载。苟违斯法,岂曰能官。但古来唯闻以直笔见诛,不闻以曲词获罪。是以隐侯《宋书》多妄,萧武知而勿尤;伯起《魏史》不平齐
题目详情
盖史之为用也,记功司过,彰善瘅恶,得失一朝,荣辱千载。苟违斯法,岂曰能官。但古来唯闻以直笔见诛,不闻以曲词获罪。是以隐侯《宋书》多妄,萧武知而勿尤;伯起《魏史》不平齐宣览而无谴故令史臣得爱憎由己高下在心进不惮于公宪退无愧于私室欲求实录,不亦难乎?呜呼!此亦有国家者所宜惩革也。
(节选自《史通•曲笔》)
(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
(2)《史通》作者是唐代史学家___。
(3)根据上面这段文字,根据作者认为真正的史官应具备的条件。
(节选自《史通•曲笔》)
(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
(2)《史通》作者是唐代史学家___。
(3)根据上面这段文字,根据作者认为真正的史官应具备的条件。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不平”为“不真实”的意思,作谓语,其后断句;“故”一般位于句首,其前断句;“爱憎由己”与“高下在心”结构对称,因此,中间断句,“心”后断句;“/进不惮于公宪”与“退无愧于私室”结构对称,中间断句,“室”后断句.伯起《魏史》不平/齐宣览而无谴/故令史臣得爱憎由己/高下在心/进不惮于公宪/退无愧于私室/欲求实录.句子翻译为:魏寿的《魏史》也多有失实,齐宣帝明知也没有谴责他.所以让史臣能够凭自己的爱憎、自己的良心,进不怕权势,退无愧自身,追求实录.
(2)本题考查文学常识,重在平时的识记与积累.
(3)根据“故令史臣得爱憎由己高下在心进不惮于公宪退无愧于私室欲求实录,不亦难乎”进行概括:凭借自己的良心,不畏权势得失.
答案:
(1)伯起《魏史》不平/齐宣览而无谴/故令史臣得爱憎由己/高下在心/进不惮于公宪/退无愧于私室/欲求实录
(2)刘知幾
(3)凭借自己的良心,不畏权势得失.
参考译文:
史书的作用,是记录功过,扬善抑恶,一朝得失,就会荣辱千年.如果违背了这个原则,如何能称史官.但自古只听说因为直笔被杀,没有听说因为曲笔获罪的.所以隐侯的(沈约的谥号)的《宋书》有许多不真实之处,萧武帝明智但没有问罪他;魏寿的《魏史》也多有失实,齐宣帝明知也没有谴责他.所以让史臣能够凭自己的爱憎、自己的良心,进不怕权势,退无愧自身,追求实录,不是也很难吗?哎!这也是君王们应该惩戒改革的.
(2)本题考查文学常识,重在平时的识记与积累.
(3)根据“故令史臣得爱憎由己高下在心进不惮于公宪退无愧于私室欲求实录,不亦难乎”进行概括:凭借自己的良心,不畏权势得失.
答案:
(1)伯起《魏史》不平/齐宣览而无谴/故令史臣得爱憎由己/高下在心/进不惮于公宪/退无愧于私室/欲求实录
(2)刘知幾
(3)凭借自己的良心,不畏权势得失.
参考译文:
史书的作用,是记录功过,扬善抑恶,一朝得失,就会荣辱千年.如果违背了这个原则,如何能称史官.但自古只听说因为直笔被杀,没有听说因为曲笔获罪的.所以隐侯的(沈约的谥号)的《宋书》有许多不真实之处,萧武帝明智但没有问罪他;魏寿的《魏史》也多有失实,齐宣帝明知也没有谴责他.所以让史臣能够凭自己的爱憎、自己的良心,进不怕权势,退无愧自身,追求实录,不是也很难吗?哎!这也是君王们应该惩戒改革的.
看了 盖史之为用也,记功司过,彰善...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帮我点评一下这篇作文,写个赏析.千载馀情大浪淘沙,风烟滚滚,历经岁月辗转辗磨,无数英杰豪士湮没消逝 2020-05-17 …
千载醉翁亭千载醉翁亭李红①滁州琅琊山,山青水碧,蔚然深秀.山上醉翁亭,任千载岁月的侵蚀磨砺,依然不 2020-05-23 …
千载醉翁亭阅读答案千载醉翁亭李红①滁州琅琊山,山青水碧,蔚然深秀.山上醉翁亭,任千载岁月的侵蚀磨砺 2020-05-23 …
更改一首诗词,增加字变得更加押韵并且用词不当的修改一下红尘路上匆匆客.萧萧风吹过,早年料想,若是真 2020-06-06 …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清明①黄庭坚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芜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 2020-06-21 …
阅读下面诗,完成问题。清明①宋黄庭坚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垅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2020-06-21 …
盖史之为用也,记功司过,彰善瘅恶,得失一朝,荣辱千载。苟违斯法,岂曰能官。但古来唯闻以直笔见诛,不 2020-06-23 …
为载字正确注音车载斗量满载而归风雪载途怨声载道载歌载舞载入史册千载难逢千年万载三年五载一年半载 2020-07-13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据《太平广记》载,唐安史之乱发生后,北方人民纷纷向南迁移,洛阳一带房屋被焚毁 2020-07-29 …
英语翻译易水饯别,太子宾客皆白衣冠以送之,荆轲和徽之声,按剑而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 2020-12-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