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选自?全文附上

题目详情
"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选自?
全文附上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重山 端午》作者:舒頔 朝代:元
诗词文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赏析
“空惆怅”慨叹了世人忙于节日的喜庆,而不理解或淡忘了端午节厚重的历史内涵;表达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之情.“无人解”抒发了作者不为世俗理解的孤寂落寞情怀,也表达了对屈原忠义气节的崇敬.  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对比.上阕中众人的繁忙喜庆和作者的独自惆怅形成对比;下阕中世俗对屈原的不理解和作者读《离骚》的深切感伤形成对比.  [1]本曲以端午节为载体,从眼前所见的荆楚端午风俗写起,描画出一幅热闹繁忙的景象,与下片的“无人解”形成鲜明对比.但沅湘之水却把作者带入了历史,通过纪怀屈原抒发自己对元朝覆灭的感伤和不仕明朝的节烈,“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等诗句传达就是作者的伤感失落,而“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则表明了作者对元朝的忠贞决心.“树转午阴凉”,以景结情,情在景中,是古诗词的常用收尾法.可以收到“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的余韵缭绕的效果.作者的悲观绝望之情溢于言表.  历来写端午的诗词都很多,多半会提到屈原的旧事,借屈原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或者抒发自己郁郁不得志的失落情怀,或者赞扬屈原的精神而表明自己的忠义之心,总之,流不尽的沅湘之水,就是中国失意文人的辛酸之泪.“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梅尧臣),“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文秀),“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戴叔伦).  读中国古诗词总让人觉得气闷,而没有怒发冲冠的畅快,好像他们只会躲在角落里哀怨或者表明忠心,从来都不会愤怒似的.最多不过是装疯卖傻,“学呆,妆痴,谁解其中意?”“尽教他争甚底,不如他瞌睡,不如咱沉醉,都不管天和地”,没有几个敢真正站起来去怒去喊去抗争!这和《诗经》开创的“悲而不伤,哀而不怨”的温柔敦厚的诗风与屈原的香草美人的艺术传统是分不开的.
看了 "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