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曹刿鲁庄公齐威王唐太宗学了到什么概括说这有关故事的中心!

题目详情
曹刿 鲁庄公 齐威王 唐太宗 学了到什么
概括说这有关故事的中心!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译文】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的军队攻打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进见(鲁庄公).他的同乡说:“大官们(自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如何参与呢?”曹刿说:“当权的人眼光短浅,未必能深谋远虑.”于是上朝拜见(鲁庄公).曹刿问:“(您)凭什么跟齐国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些(用来)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把(它)分给别人.”曹刿回答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到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鲁庄公说:“祭祀用的猪,牛,羊、玉帛之类,我从来不敢(对神)虚报数目,一定如实(禀告神).”曹刿说:“(这只是)小信用,不能使神灵信服,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一定根据实情处理.”曹刿说:“这是尽了职责的一件事情,可以凭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从你去.”
  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庄公(一上阵)就要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不行.”齐军擂过三通战鼓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啦.”齐军被打得大败.庄公正要下令追击,曹刿说:“还不行.”下车去察看齐军的车印,又登上车手扶横木望了望齐军,(然后)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
  打了胜仗以后,鲁庄公询问取胜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靠的是勇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就衰减了;等到第三次击鼓,士气就枯竭了.敌方的勇气已经殆尽而我方的士气高涨,所以打败了他们.(像齐国这样的)大国,难以摸清(它的情况),怕有埋伏,我看见他们的车轮印混乱,望见战旗倒下了,所以才追击(他们).” [编辑本段]【中心】  以齐鲁长勺之战为背景,论述了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把握战机才是取胜的先决条件,体现了曹刿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精神,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及独特的政治思想. [编辑本段]【古今异义】  1.又何焉 (古义:参与 今义:中间,空隙)
  2.小大之 (古义:案件 今义:监狱 )
  3.弗敢也 (古义:虚报 今义:增加)
  4.玉帛 (古义:用来祭祀的牛、羊、猪 今义:为革命事业献身 )
  5. 肉食者,未能远谋 (古义:目光短浅 今义:轻视)
  6.一战 (古义:可以凭借 今译:能,行)
  7.而衰(古义:第二次 今义:事情进行重复,第二次)
  8.齐师我(古义:讨伐 今义:砍伐)
  9.齐伐我(古义:军队 今义:师长) [编辑本段]【段意】  1.写战前,记述曹刿一次次询问和批驳庄公的有关看法,最后得出得民心是战争胜的基
  本条件.
  2.写战中,记述鲁军与齐军战于长勺,击溃敌军的经过.
  3.写战后,记述庄公问、曹刿答,从而揭示曹刿非凡的战略思想和卓越的军事见解. [编辑本段]【赏析】  战争题材在《左传》中写得最好,详略得当,而且都有声有色,这篇文章就是一例.曹刿论战以“肉食者鄙”即当官的见识浅薄,不能考虑周全为理论基础,而他的深谋远虑开始的出发点是鲁庄公能否以百姓利益为重,所以他并不看重鲁庄公对侍从施舍小恩惠和祭神的诚实,而非常注重鲁庄公以民情审判大大小小的案件,认为这属于对百姓忠心,可以一战.
  面对实力强大的齐国军队,曹刿没有贸然行事,当齐军三次击鼓进军,才建议击鼓,一鼓作气,战胜齐军于长勺成为以弱胜强的典范.《左传》对这场战争没有细致的描绘,简单地用曹刿的“未可”“可矣”概括了战争的经过,以便使战前战后的论战更加突出.如果说战前论战体现了曹刿的以民为战争之本的基本战略思想,那么,战后论战则体现了他的战术思想,“一鼓作气”成为作战打仗的经典理论.不过他不是只凭借勇力,“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则体现了他谨慎的态度.
  本文意在表现曹刿的“远谋”,故紧紧围绕“论战”来选取材料.第一段通过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强调人心向背是取决于战争胜负的首要条件,突出了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第二段简述曹刿指挥鲁军进行反攻、追击和最后取得胜利的过程,显示曹刿的军事指挥才能,为下文分析取胜原因作伏笔;第三段论述取胜的原因,突出曹刿善于抓住战机,谨慎而又果断的战术思想.全文叙事清楚,详略得当,人物对话准确生动,要言不烦,是《左传》中脍炙人口的名篇.
看了 曹刿鲁庄公齐威王唐太宗学了到...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共9分)柯邑之盟昔者齐桓公与鲁庄公为柯之盟。鲁大夫曹刿谓庄公曰:“齐之侵鲁,至于  2020-05-16 …

1叙述曹刿实地观察从而发现追击时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2曹刿阻止鲁庄公追  2020-05-17 …

曹刿论战的问题1.曹刿请见的直接原因“_________”,根本原因“_________”2.曹刿  2020-05-17 …

曹刿论战的一些题.曹刿去见鲁庄公,却遭到乡人的劝阻,文中安排这一情节有什么作用?有人认为这篇散文着  2020-05-17 …

齐军重兵压境,曹刿问“何以战”,鲁庄公前两次回答被曹刿否定,最后一答“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020-06-19 …

理清课文思路,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并背诵全文。1.曹刿求见鲁庄公的原因是什么?2.曹刿是如何评价鲁  2020-06-23 …

《曹刿论战》中,鲁庄公为什么那么听曹刿的话?今天上课的时候我就在纳闷了,怎么曹刿说什么他都言听计从啊  2020-11-26 …

关于曹刿论战的1.在这次战役中,曹刿起到了什么作用?并分析他的战略思想2.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曹刿的远  2020-12-23 …

读《曹刿论战》用原文语句回答下列问题。(1)曹刿主动求见鲁庄公原因是读《曹刿论战》用原文语句回答下列  2020-12-23 …

用《曹刿论战》课文原句填空。(1)战前,曹刿的“乡人”劝阻他拜见鲁庄公的理由是,曹刿坚持拜见鲁庄公的  2021-0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