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共9分)柯邑之盟昔者齐桓公与鲁庄公为柯之盟。鲁大夫曹刿谓庄公曰:“齐之侵鲁,至于城下,城坏压境,君不图与?”庄公曰:“嘻!寡人之生不若死!”曹刿曰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共9分) 柯邑之盟 昔者齐桓公与鲁庄公为柯之盟。鲁大夫曹刿谓庄公曰:“齐之侵鲁,至于城下,城坏压境,君不图与?”庄公曰:“嘻!寡人之生不若死!”曹刿曰:“然而,君请当其君,臣请当其臣。”及会,两君就坛,两相相揖。曹刿手剑援刃而进,迫桓公于坛上,曰:“城坏压境,君还图与?”管仲曰:“然则,君何求?”曹刿曰:“愿请汶阳田。”管仲谓桓公曰:“君其许之。”桓公许之。曹刿请盟,桓公遂与之盟。已盟,弃剑而去。左右曰:“要盟可倍,曹刿可仇,请倍盟而讨曹刿。”管仲曰:“ 要盟可负,而君不负;曹刿可仇,而君不仇,著信天下矣。 ”遂不倍。天下诸侯翕然而归之。为鄄之会,幽之盟,诸候莫不至焉;为阳谷之会,贯泽之盟,远国皆来。南伐强楚,以致菁茅之贡;北伐山戎,为燕开路。三存亡国,一继绝世,尊事周室,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功次三王,为五伯长,本信起于柯之盟也。 (《新序•杂事四》) 小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要盟可倍”中“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1)要盟可负,而君不负;曹刿可仇,而君不仇,著信天下矣。(3分) (2)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2分)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A 小题4: (1)在要挟下缔结的盟约是可以背弃的。但国君却不背弃;曹刿可以视为仇敌,但 国君却不把他视为仇敌。这样,国君就可以在天下显扬信义了。 (2)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这就是王道的开端了。 |
从前,齐桓公与鲁庄公在柯邑缔结盟约。鲁国的大夫曹刿对庄公说:“齐国进攻鲁国的军队已到城下。现在,城池即将被攻破,敌军压境,您不准备保卫鲁国吗?”庄公说:“唉!我活着还不如死!”曹刿说:“既然这样,那么大王您就对付齐国的国君,我来对付齐国的臣子。”到了会盟的时候,两国国君登上盟坛,两国宰相相互作揖。曹刿手握出鞘的宝剑走了进去,在坛上逼近齐桓公,说:“城池攻破,大军压境,大王还打算进攻吗?”管仲说“既是这样,那您有什么要求呢?”曹刿说:“希望齐国归还汶阳的田地。”管仲对桓公说:“您还是答应他吧。”齐桓公便答应了曹刿的要求。曹刿请求结盟,齐桓公就与鲁国缔结了盟约。结盟后曹刿弃剑离开盟坛。桓公身边的臣子说:“在要挟下缔结的盟约可以背弃,曹刿可以视为仇敌,请求大王您允许我们背弃已订的盟约,发兵伐曹刿。”管仲说:“在要挟下缔结的盟约是可以背弃的。但国君却不背弃;曹刿可以视为仇敌,但 国君却不把他视为仇敌。这样,国君就可以在天下显扬信义了。”于是齐国没有背弃盟约。天下的诸侯不约而同地归顺了齐国。齐桓公主持鄄邑之会,幽地会盟,诸侯没有不参加的;主持阳谷之会,贯泽会盟,连边远的国家都来参加。齐国向南讨伐强大的楚国,因这楚国才敬奉菁茅的贡品;向北讨伐戎国,替燕国开路。齐桓公三次使即将被灭亡的国家得以保存,一次使断代的国家得以延续,尊奉周王朝,九次会合诸侯,使淫乱动摇的周王朝的天下得以巩固,他的功德仅次于三王,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寻源追根,他的信义却是从柯邑的缔结盟约开始建立起来的啊。 |
看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共9分)柯...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1叙述曹刿实地观察从而发现追击时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2曹刿阻止鲁庄公追 2020-05-17 …
关于曹刿论战的三个问题求解答1.根据原文回答问题:为什么说“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是“可以一 2020-05-17 …
曹刿论战的一些题.曹刿去见鲁庄公,却遭到乡人的劝阻,文中安排这一情节有什么作用?有人认为这篇散文着 2020-05-17 …
英语翻译曹沫(即曹刿)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鲁庄公惧, 2020-06-15 …
关于曹刿论战的一些问题!解释下列词语安:专:加:师:属:从:偏:鼓:驰:辙:逐:既:再:盈:用原文 2020-06-18 …
操刿论战的问题齐鲁长勺之战,鲁国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是因为政治上;军事上.曹刿认为鲁庄公战前准备中 2020-06-19 …
理清课文思路,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并背诵全文。1.曹刿求见鲁庄公的原因是什么?2.曹刿是如何评价鲁 2020-06-23 …
古文《曹刿论战》中槽刿认为鲁庄公“可以一战”的理由的古文原句是什么?这是《曹刿论战》的原文十年春, 2020-07-07 …
名篇名句默写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曹刿论战》中,曹刿得知鲁庄公将衣食分给身边人共同享用 2020-07-10 …
曹刿请见鲁庄公时,提出何以战这一问题后,对于鲁庄公的回答两次给与否定,曹刿这样做意在强调什么?继续回 2021-0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