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化学-->
(2012•镇江二模)已知①5SO2+2KMnO4+2H2O=K2SO4+2MnSO4+2H2SO4(无色溶液)②SO2能漂白某些有色物质,如将SO2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③一些含硫物质的溶解性(20℃):含硫物质K2S
题目详情
(2012•镇江二模)已知
①5SO2+2KMnO4+2H2O=K2SO4+2MnSO4+2H2SO4(无色溶液)
②SO2能漂白某些有色物质,如将SO2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
③一些含硫物质的溶解性(2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圆底烧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装置中第①部分的作用是______,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第②部分最后一个洗气瓶中品红溶液的作用是______.
(3)若将装置中①、②、③三部分仪器的连接顺序改为②、①、③,则不能检出的物质是______.
(4)若将仪器的连接顺序改为①、③、②,则只可检出的物质是______.
①5SO2+2KMnO4+2H2O=K2SO4+2MnSO4+2H2SO4(无色溶液)
②SO2能漂白某些有色物质,如将SO2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
③一些含硫物质的溶解性(20℃):
含硫物质 | K2SO4 | MnSO4 | CaSO4 | CaSO3 | FeSO4 | Fe2(SO4)3 |
溶解性 | 溶 | 溶 | 微溶 | 难溶 | 溶 | 溶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圆底烧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2H2SO4(浓)
2SO2↑+CO2↑+2H2O
| ||
C+2H2SO4(浓)
2SO2↑+CO2↑+2H2O
.
| ||
(2)装置中第①部分的作用是______,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第②部分最后一个洗气瓶中品红溶液的作用是______.
(3)若将装置中①、②、③三部分仪器的连接顺序改为②、①、③,则不能检出的物质是______.
(4)若将仪器的连接顺序改为①、③、②,则只可检出的物质是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木炭和浓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和水,配平即可;故答案为:C+2H2SO4(浓)
2SO2↑+CO2↑+2H2O
(2)无水硫酸铜是检验是否有水生成的,只要白色变蓝色,就一定有水生成;第②部分最后一个洗气瓶中品红溶液是检验二氧化硫是否被完全除去;故答案为:检验是否有水生成;白色变蓝色;检验二氧化硫是否被完全除去
(3)若将装置中①、②、③三部分仪器的连接顺序改为②、①、③,则不能检出的物质是水蒸气,因为品红和高锰酸钾溶液中都有水;故答案为:水蒸气
(4)若将仪器的连接顺序改为①、③、②,则只可检出的物质是水蒸气,因为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答案为:水蒸气
| ||
(2)无水硫酸铜是检验是否有水生成的,只要白色变蓝色,就一定有水生成;第②部分最后一个洗气瓶中品红溶液是检验二氧化硫是否被完全除去;故答案为:检验是否有水生成;白色变蓝色;检验二氧化硫是否被完全除去
(3)若将装置中①、②、③三部分仪器的连接顺序改为②、①、③,则不能检出的物质是水蒸气,因为品红和高锰酸钾溶液中都有水;故答案为:水蒸气
(4)若将仪器的连接顺序改为①、③、②,则只可检出的物质是水蒸气,因为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答案为:水蒸气
看了 (2012•镇江二模)已知①...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两种液体混合后的体积?已知液体1:质量M1、密度ρ1已知;液体2:质量M2、密度ρ2已知.如何求出 2020-04-05 …
拉普拉斯变换:l{tsin5t}=?已知:l{t}=1/s^2,l{sinwt}=w^2/s拉普拉 2020-06-12 …
液柱压力公式中的单位是怎么得来的?P=ρ×g×hp-液柱产生的压力,n/m^2ρ-液体密度,单位g 2020-06-18 …
已知函数f(x)=(x/a-1)+(b/x-1)的定义域为[a,b](0<a<b),若x1∈[1, 2020-07-18 …
已知S(1)、S(2),证(r+1)S(2)=(r-1)S(1)^2+2aS(1).S(1)=a+ 2020-07-22 …
想在matlab里面实现,已知S和R的关系,见'补充'.L已知,S自变量,R因变量,想根据S的值计 2020-08-01 …
总体X服从N(u,sigma^2).x1.xn为样本,u已知,sigma^2未知x为样本平均值s^ 2020-08-03 …
如何用另一种方式表达:已知s是由实数组成的集合,且满足1:不属于s,2:若a属于s,则1-a分之1属 2020-11-01 …
已知直线l:y=k(x+2根号2)与圆x方+y方=4相交于A、B,O是原点.三角形ABO的面积为S已 2020-11-03 …
25℃时下列各组溶液中有关比值等于2比1的是A.K2S溶液中K+与S^2之比B.0.225℃时下列各 2021-01-10 …